鸡鸣

君家有高树,高树与云齐。 东方一以明,高树闻鸣鸡。 天下正康泰,汝将安归兮。 长安王侯第,出入通金闺。 当门设行马,隔墙闻鼓鼙。 入朝火城近,破晓天光低。 云鬟白玉钗,绿鬓黄金鎞。 美人年几许,窈窕初及笄。 君家五兄弟,蝉联荷爵圭。 十旬两聚首,金鞍映霜蹄。 玉堂醉琼液,锦队绚晴霓。 唶唶道旁士,无计同攀跻。 鸿飞遵水渚,雁栖在芦乡。 虞人巧执雁,而雁代鸿亡。 禽鸟且相代,兄弟何可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唶唶(jiè jiè):形容声音嘈杂。
  • 攀跻(pān jī):攀登,上升。
  • 虞人(yú rén):古代掌管山泽、苑囿、田猎的官。
  • 执雁(zhí yàn):捕捉雁。

翻译

君家有棵高大的树,树高耸入云。 东方刚一亮,高树上传来鸡鸣。 天下正是太平盛世,你将何去何从? 长安的王侯府邸,出入皆显贵。 门前设有行马,隔墙可闻鼓声。 入朝时火光照亮近处,破晓时天空微亮。 云鬟上插着白玉钗,绿鬓间闪烁着黄金鎞。 美人年纪几何,窈窕初长成。 君家有五兄弟,连续得到官职。 每十天聚会两次,金鞍映照着霜蹄。 玉堂中醉饮琼液,锦队绚烂如晴空霓虹。 道旁的士人唧唧喳喳,无法与你一同攀登。 鸿鹄沿着水边飞翔,雁儿栖息在芦苇乡。 虞人巧妙地捕捉了雁,而雁代替鸿鹄死亡。 禽鸟尚且能相代,兄弟之情怎能忘怀。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君家的高树、鸡鸣、长安的繁华景象以及兄弟间的情谊,展现了明代社会的繁荣与家族的荣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高树与云齐”、“金鞍映霜蹄”等,形象地勾勒出一幅盛世画卷。同时,通过“虞人巧执雁,而雁代鸿亡”的寓言,深刻表达了兄弟间应相互扶持、不可忘本的道德观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作者对家族荣耀的自豪,也传达了对兄弟情谊的珍视。

朱诚泳

安徽凤阳人。明宗室。号宾竹道人。太祖第二子秦王朱樉玄孙。弘治元年袭封秦王。长安有鲁齐书院,久废,诚泳别易地建正学书院,又于其旁建小学,择军士子弟延儒生教授。工诗。著有《经进小鸣集》。卒谥简。 ► 13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