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于藩春试

· 朱浙
浩然一笑辞知已,万里青天更北行。 避暑起先红日出,问程望入綵云横。 腾凌海岱孤怀壮,盥濯江河双眼明。 此去功名须入手,施为莫遣负平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浩然:形容胸怀广阔,意志坚定。
  • :告别。
  • 知已:知己,指了解自己的人。
  • 问程:询问路程,这里指前行的方向。
  • 綵云:五彩的云,常用来比喻美好的前景。
  • 腾凌:超越,高飞。
  • 海岱:指海和山,泛指广阔的自然景观。
  • 盥濯:洗涤,这里比喻净化心灵。
  • 江河:大河,比喻广阔的视野或胸怀。
  • 入手:得到,掌握。
  • 施为:行动,作为。
  • 负平生:辜负一生的努力和期望。

翻译

胸怀广阔地一笑告别了知己,踏上了向北的千里征程。 在红日初升时出发以避开酷暑,询问前行的方向,只见五彩云横亘天际。 心怀壮志,超越海与山的高度,洗涤心灵,双眼明亮如江河般宽广。 此行必将功名在握,行动起来,不要辜负了这一生的努力和期望。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郑于藩春试的送别之情,同时也寄寓了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和对其壮志的鼓励。诗中“浩然一笑辞知已”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诗人豁达的胸怀。“腾凌海岱孤怀壮,盥濯江河双眼明”运用了壮丽的自然景象来比喻友人的壮志和远大的前程,形象生动。结尾“此去功名须入手,施为莫遣负平生”则是对友人的殷切期望,希望他能够把握机会,不负平生所学,实现自己的抱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开阔,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朱浙

明福建莆田人,字必东,号损岩。嘉靖二年进士,授御史。帝亟欲尊生母,而群臣必欲帝母昭圣皇太后,浙亦上疏力争。帝怒,立捕至内廷,除名为民。有《天马山房遗稿》。 ► 2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