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辛亥五月廿九日世赏内翰访余于行台因留小酌联句二首
福星三月照分司,学士辉光复过之。
翰墨林中瞻北斗,风云会里是佳期。
虔州怀古诗逾壮,螺浦生才气独奇。
如此好怀如此景,杯行到手莫教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弘治辛亥:即弘治四年(1491年)。
- 内翰:指翰林学士。
- 行台:古代官署名,指地方行政长官的办公场所。
- 小酌:小饮,指简单的饮酒。
- 联句:古代文人聚会时,每人轮流作一句诗,合起来成为一首完整的诗。
- 福星:比喻带来好运的人。
- 翰墨林:比喻文人聚集的地方。
- 北斗:北斗星,比喻指引方向或杰出的人物。
- 风云会:比喻有才能的人相聚。
- 虔州:地名,今江西省赣州市。
- 螺浦: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某个产才之地。
- 杯行到手:指酒杯传到自己手中。
翻译
在弘治四年的五月二十九日,一位名为世赏的翰林学士来访我于行台,我们因此留下小酌,并共同创作了两首联句诗。
福星在三月照耀着分司,学士的光辉再次降临。在文人聚集的地方,我们仰望着北斗星,这样的风云际会真是难得的佳期。
在虔州,我们怀念古时的壮丽诗篇,而在螺浦,诞生的人才气独特而奇异。这样的好心情,这样的美景,当酒杯传到手中时,千万不要迟疑。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与翰林学士世赏在行台小酌并联句的情景,通过“福星”、“翰墨林”、“北斗”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学士的敬仰以及对文人相聚的喜悦。诗中“虔州怀古诗逾壮,螺浦生才气独奇”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和人才的赞美,而“杯行到手莫教迟”则生动地传达了作者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和享受。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文人雅集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