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斋
二气于人均禀赋,圣贤亦自由人做。
我家老伯绍前脩,识得如心之谓恕。
当年子贡请终身,仲尼教戒何谆谆。
一言说破用无尽,已所不欲无施人。
小斋斗大聊容膝,华扁相看警朝夕。
物情世态任纷拿,以理消除真有益。
阿翁心地自旷然,何须问道更参禅。
有德元来食阳报,定知遐算垂千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二气:指阴阳二气,古人认为万物都由阴阳二气构成。
- 禀赋:天赋,天生的资质。
- 前脩:前贤,指先前的贤人。
- 如心之谓恕:如同自己的心意去理解他人,即宽恕之道。
- 子贡:孔子的弟子之一。
- 仲尼:孔子的字。
- 谆谆:形容教导的恳切。
- 一言说破:一句话道破真相。
- 已所不欲无施人: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斗大:形容空间狭小。
- 华扁:华丽的匾额。
- 纷拿:纷乱,混乱。
- 参禅:佛教用语,指禅修,冥想。
- 阳报:正面的报应。
- 遐算:长寿的预兆。
翻译
阴阳二气赋予了每个人天赋,圣贤也是普通人成长起来的。我的老伯继承了前贤的智慧,他理解了宽恕的真谛。当年子贡请求终身学习,孔子教导得多么恳切。一句话道破了宽恕的无限用途,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小斋虽小,仅能容纳身体,但华丽的匾额时刻提醒着朝夕。物情世态任其纷乱,用理性去消除,确实有益。阿翁心胸开阔,何须再去求道参禅。有德之人自然会得到正面的报应,长寿的预兆定会延续千年。
赏析
这首作品强调了宽恕的重要性,并通过家族长辈的智慧传承,展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诗中通过孔子对子贡的教导,阐述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同时,诗人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道德修养的重视,认为真正的德行会带来正面的回报和长寿的福祉。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传统道德的坚守和对个人修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