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五年九月八日司空戴先生召诸公为白去寺之游归途间张靖州有九日遣怀之作遂次其韵十四首

· 江源
江郭三秋爽,乾坤万象开。 登临不作乐,衰白暗相催。 寄兴陶家菊,纵情河朔杯。 我曹狂且醉,好似习池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弘治:明朝年号,公元1492年至1505年。
  • 司空:古代官职名,相当于现代的工程部长。
  • 白去寺:寺名,具体位置不详。
  • 次其韵:按照他人诗作的韵脚作诗。
  • 三秋:指秋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九月。
  • 乾坤:天地。
  • 陶家菊:指陶渊明喜爱的菊花,象征高洁。
  • 河朔杯:泛指北方地区的酒杯,此处指饮酒。
  • 习池:古代池名,此处借指宴饮之地。

翻译

在弘治五年的九月八日,司空戴先生邀请我们一同游览白去寺。归途中,张靖州写下了九日遣怀之作,我便依照他的韵脚创作了十四首诗。

江边的城郭在秋天的第三个月份显得格外清爽,天地间万物都展现出壮丽的景象。我们登高远眺,不为别的,只是为了享受这份乐趣,因为衰老和白发暗中催促着我们。我们寄托情感于陶渊明所爱的菊花,放纵情感到北方的美酒之中。我们这群人既狂放又醉意朦胧,仿佛回到了古代的习池,享受着宴饮的乐趣。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文人江源与友人在秋日游览白去寺后的感受。诗中,“江郭三秋爽,乾坤万象开”一句,既展现了秋日江边的清爽景象,又隐喻了诗人内心的豁达与开阔。后文通过“寄兴陶家菊,纵情河朔杯”表达了对陶渊明高洁品格的向往,以及对北方美酒的喜爱,体现了诗人放纵情感、享受生活的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淡淡哀愁。

江源

明广东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进士。任上饶知县,清讼狱,百姓感服。迁户部主事,历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誉。以忤权贵出为江西按察佥事。综理屯田水利,烛奸刷弊,不动声色。擢四川副使,乞休归,优游泉石,以诗自娱。卒年七十二。有《桂轩集》。 ► 1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