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牡舟

· 朱升
碧玉丛中锦绣堆,浓酣春日自低回。 绝怜国色华中主,几费诗人洛下杯。 清胜麝囊香乍拆,艳匀宫彩巧初裁。 何时去作长安客,玩赏相随一笑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所和诗中的韵及其用韵的先后次序写诗。
  • 牡舟:牡丹的别称。
  • 碧玉:青绿色的玉石,这里比喻牡丹的叶子。
  • 锦绣堆:形容牡丹花盛开时的美丽景象。
  • 浓酣:形容春日阳光的温暖和舒适。
  • 低回:徘徊,流连。
  • 国色:指牡丹,因其美丽被誉为国色。
  • 华中主:指牡丹,牡丹在花中地位尊贵,如同君主。
  • 洛下杯:指洛阳的牡丹花会,人们在此赏花饮酒。
  • 清胜:清新胜过。
  • 麝囊:麝香囊,这里比喻牡丹花的香气。
  • 艳匀:艳丽均匀。
  • 宫彩:宫廷中的彩色装饰,这里比喻牡丹花的色彩。
  • 巧初裁:巧妙地刚刚裁剪,形容牡丹花瓣的形状和色彩。
  • 长安客:指去长安(今西安)的游客,长安曾是唐朝的都城,牡丹花盛名远扬。

翻译

在碧玉般的绿叶丛中,牡丹花如锦绣般堆积,春日阳光温暖,让人不禁徘徊流连。 特别喜爱那国色天香的牡丹,它在花中如同君主,多次让诗人在洛阳的牡丹花会上举杯吟咏。 牡丹的香气清新胜过麝香囊,刚刚绽放时香气四溢,艳丽的色彩均匀如宫廷中的彩色装饰,巧妙地刚刚裁剪出来。 不知何时能去长安,成为那里的游客,与牡丹花相伴,一同欣赏,相视一笑,满心欢喜地回返。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日牡丹盛开的景象,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牡丹的国色天香和诗人的赏花情怀。诗中“碧玉丛中锦绣堆”形象地描绘了牡丹花的繁盛,“浓酣春日自低回”则传达了春日的温暖和诗人的留恋。后联通过“清胜麝囊香乍拆”和“艳匀宫彩巧初裁”进一步以香气和色彩来赞美牡丹,最后表达了对未来能去长安赏牡丹的向往和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牡丹花的无限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朱升

元龙兴路富州人,字自立。文宗至顺初应诏入粟赈饥,授南康县尉。累迁监宜兴税。 ► 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