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

尖风中宵来,势力两具足。 寒威侵人肌,素色绚我目。 高观银河迷,远望翠岭没。 春彫千梅花,夜照万蜡烛。 乔松低疏枝,老柏露瘦骨。 庭空堆飞盐,院冷折大竹。 茶空新条严,酒罄宿债促。 吟哦娱吾心,富贵匪我欲。 长愁难消除,短恨易屏逐。 来牟盈三川,集霰遍四渎。 端居叨藩维,稔岁念夏屋。 兹逢群公贤,饱我百姓腹。 吁嗟天潢分,羽葆坐衮服。 焉能酬皇仁,北望但颂祝。 如冈还如陵,万祀纳景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尖风:刺骨的寒风。
  • 中宵:半夜。
  • 势力两具足:指风力既强劲又有穿透力。
  • 寒威:寒冷的威力。
  • 素色:指雪的洁白颜色。
  • :绚烂,美丽。
  • 高观:高处眺望。
  • :模糊不清。
  • 翠岭:青翠的山岭。
  • :消失不见。
  • :同“雕”,凋谢。
  • 蜡烛:比喻雪的明亮。
  • 乔松:高大的松树。
  • 低疏枝:枝条低垂,稀疏。
  • 老柏:古老的柏树。
  • 露瘦骨:形容树枝裸露,显得瘦削。
  • 飞盐:比喻飘落的雪花。
  • 院冷:院子里的寒冷。
  • 折大竹:大雪压弯了竹子。
  • 茶空:茶树被雪覆盖。
  • 新条严:新生的枝条被严寒所困。
  • 酒罄:酒喝完了。
  • 宿债促:旧债催促。
  • 吟哦:吟咏。
  • 富贵匪我欲:富贵不是我所追求的。
  • 长愁难消除:长久的忧愁难以消除。
  • 短恨易屏逐:短暂的怨恨容易排除。
  • 来牟:来年。
  • 盈三川:充满三条河流,比喻丰收。
  • 集霰:聚集的雪花。
  • 四渎:指四条大河。
  • 端居:正直地居住。
  • 叨藩维:谦辞,指自己受到的恩惠。
  • 稔岁:丰收的年份。
  • 夏屋:大屋,比喻国家。
  • 兹逢:此时遇到。
  • 群公贤:众多贤能的官员。
  • 饱我百姓腹:使百姓吃饱。
  • 吁嗟:叹息。
  • 天潢分:天潢,指皇族;分,指分封。
  • 羽葆:华盖,指皇帝的仪仗。
  • 坐衮服:穿着衮服,指皇帝。
  • 酬皇仁:报答皇上的仁慈。
  • 北望但颂祝:向北望去,只能颂扬祝福。
  • 如冈还如陵:像山冈一样稳固,像陵墓一样长久。
  • 万祀:万年。
  • 纳景福:享受美好的福祉。

翻译

刺骨的寒风在半夜袭来,风力强劲且有穿透力。寒冷的威力侵入肌肤,雪的洁白美丽映入眼帘。从高处眺望,银河显得模糊不清,远处青翠的山岭也消失不见。春雪凋谢了千树梅花,夜晚的雪光如同万支蜡烛照亮。高大的松树枝条低垂稀疏,古老的柏树枝干裸露显得瘦削。庭院空旷,雪花如飞盐般飘落,院子里的寒冷使得大竹被雪压弯。茶树被雪覆盖,新生的枝条受到严寒的困扰,酒已喝完,旧债催促。我吟咏以自娱,富贵并非我所追求。长久的忧愁难以消除,短暂的怨恨容易排除。来年的丰收充满三条河流,聚集的雪花遍布四条大河。我正直地居住,感激受到的恩惠,丰收的年份让我思念国家。此时遇到众多贤能的官员,他们使百姓吃饱。叹息皇族的分封,皇帝坐在华盖之下,穿着衮服。我怎能报答皇上的仁慈,只能向北望去,颂扬祝福。愿国家像山冈一样稳固,像陵墓一样长久,万年享受美好的福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冬夜雪景的壮丽与寒冷,通过对比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国家繁荣的祈愿。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尖风”、“素色”、“蜡烛”等,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冬夜雪景图。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体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朱诚泳

安徽凤阳人。明宗室。号宾竹道人。太祖第二子秦王朱樉玄孙。弘治元年袭封秦王。长安有鲁齐书院,久废,诚泳别易地建正学书院,又于其旁建小学,择军士子弟延儒生教授。工诗。著有《经进小鸣集》。卒谥简。 ► 13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