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寓

我观天下山,一一坯造化。 峥嵘各擅名,而谁肯相下。 巍巍五岳中,崇高维泰华。 一掌入云霄,日月真可借。 冲天几万寻,恍惚来灵驾。 冰雪四时寒,三庚讵知夏。 嗟予夙好奇,藩维况多暇。 扪参试一登,玉姜莫深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峥嵘(zhēng róng):形容山势高峻。
  • 擅名:享有名声。
  • 崇高:高大,高尚。
  • 泰华:泰山和华山,五岳中的两座。
  • 一掌:形容山峰高耸,如手掌般直插云霄。
  • 灵驾:神仙的车驾,比喻山的高远神秘。
  • 三庚:指夏天的第三个月,即农历六月。
  • 藩维:指边疆地区,这里可能指作者的领地或居住地。
  • 扪参:攀登山峰。
  • 玉姜:可能指山中的神仙或美丽的女子。

翻译

我观察天下的山,每一座都是大自然的杰作。 它们各自高耸,各有名声,谁也不肯屈居人下。 在巍峨的五岳之中,泰山和华山尤其崇高。 一座山峰直插云霄,仿佛日月都可以借用其高。 山高几万丈,恍惚间似乎有神仙的车驾降临。 四季都寒冷如冰,即使是夏天的第三个月也感受不到夏意。 我从小就对奇异的事物充满好奇,何况在边疆地区有更多闲暇。 尝试攀登参天的高峰,玉姜啊,请不要过分惊讶。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对天下山川的观察和向往。诗中,“峥嵘各擅名”一句,既展现了山的雄伟,也隐喻了各自独特的地位和名声。通过对泰山和华山的特别提及,强调了它们的崇高和重要性。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表达了自己对探险的渴望和对自然奇观的向往,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情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自由探索的向往。

朱诚泳

安徽凤阳人。明宗室。号宾竹道人。太祖第二子秦王朱樉玄孙。弘治元年袭封秦王。长安有鲁齐书院,久废,诚泳别易地建正学书院,又于其旁建小学,择军士子弟延儒生教授。工诗。著有《经进小鸣集》。卒谥简。 ► 13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