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寓
丹山有威凤,哕哕集梧冈。
竹实苟不饱,丹山复回翔。
所以古明君,求贤日遑遑。
玄纁走千里,徵车驰四方。
伊尹起有莘,太公兴渭阳。
傅说奋版筑,孔明出荆襄。
扶持赖三寿,声名高百王。
用贤乃如此,时君当不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丹山:传说中凤凰的栖息地。
- 威凤:指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象征吉祥。
- 哕哕(huì huì):形容凤凰的鸣叫声。
- 梧冈:梧桐树丛生的山冈,凤凰常栖息于此。
- 竹实:竹子的果实,传说凤凰食之。
- 回翔:盘旋飞翔。
- 明君:贤明的君主。
- 遑遑:忙碌不安的样子。
- 玄纁(xuán xūn):古代帝王赐给有功之臣的黑色和红色的布帛,这里指赏赐。
- 徵车:古代征召贤士的车。
- 伊尹:商朝初年的贤相,曾辅佐商汤灭夏。
- 有莘:古国名,伊尹的故乡。
- 太公:即姜子牙,周朝初年的贤相,辅佐周武王灭商。
- 渭阳:渭水的北岸,姜子牙钓鱼遇周文王的地方。
- 傅说:商朝中期的贤相,曾辅佐商王武丁。
- 版筑:古代筑墙的方法,傅说曾为筑墙工人。
- 孔明:即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辅佐刘备建立蜀汉。
- 荆襄:荆州和襄阳,诸葛亮出山前隐居的地方。
- 三寿:指三位长寿的贤人,这里比喻伊尹、太公、傅说和诸葛亮。
- 百王:众多君王。
翻译
在丹山之地,有一只威严的凤凰,它在梧桐树丛生的山冈上鸣叫。如果竹子的果实不能让它饱食,它就会在丹山上空盘旋飞翔。因此,古代贤明的君主总是忙碌不安地寻求贤才。他们派遣使者,带着赏赐,驱车千里,四处征召。伊尹从有莘国崛起,太公在渭水北岸兴起,傅说从筑墙的工人中奋起,诸葛亮从荆襄之地出山。这些贤才的扶持,使得他们的君主声名远扬,超越了历代君王。因此,当代的君主不应忘记,正是这些贤才的辅佐,才有了国家的繁荣昌盛。
赏析
这首诗通过凤凰的比喻,赞美了古代明君求贤若渴的态度,以及贤才对于国家的重要性。诗中列举了伊尹、太公、傅说和诸葛亮等历史上的贤相,强调了他们的辅佐对于君主和国家的重要作用。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当代君主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像古代明君一样,重视并重用贤才,以保国家长治久安。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贤才的崇敬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