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朗道中遇晴

· 江源
行止非人力,阴晴问老天。 今朝堪着葛,昨日尚穿毡。 异域愁行客,斜阳闻杜鹃。 此怀端可述,崖石费镌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一种用葛藤纤维织成的布,这里指用葛布制成的衣服,适合夏天穿着。
  • :用羊毛或其他动物毛制成的厚实布料,通常用于制作保暖的衣物或覆盖物。
  • 异域:指外国或外地,这里指作者所在的地方与家乡不同。
  • 杜鹃:一种鸟,其鸣声常被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或离别的哀愁。
  • 镌研:雕刻和磨制,这里指在崖石上刻字留念。

翻译

行走或停留并非完全由人力决定,天气的阴晴则要询问老天。今天这样的晴朗天气适合穿上葛布衣服,而昨天还冷得需要穿毡衣。身处异国他乡,行客难免感到忧愁,在斜阳下听到杜鹃的叫声。这样的心情实在值得记录,我愿意在崖石上费心雕刻,留下我的思绪。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感慨和对天气变化的感受。诗中,“行止非人力,阴晴问老天”反映了人生的无奈和自然的主宰,而“今朝堪着葛,昨日尚穿毡”则巧妙地通过衣物的变化描绘了天气的转变。后两句“异域愁行客,斜阳闻杜鹃”则深化了诗的情感色彩,表达了身处异乡的孤独和忧愁。最后,“此怀端可述,崖石费镌研”则展现了作者想要将这份情感永久留存的愿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江源

明广东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进士。任上饶知县,清讼狱,百姓感服。迁户部主事,历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誉。以忤权贵出为江西按察佥事。综理屯田水利,烛奸刷弊,不动声色。擢四川副使,乞休归,优游泉石,以诗自娱。卒年七十二。有《桂轩集》。 ► 1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