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五年九月八日司空戴先生召诸公为白去寺之游归途间张靖州有九日遣怀之作遂次其韵十四首

· 江源
九日诗兼酒,何须靖节家。 我情殊未已,山路亦非赊。 何处风攲帽,禅房菊未花。 衣冠今日会,留与后人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弘治:明朝明孝宗朱祐樘的年号。
  • 司空:古代官职名,相当于现代的工部尚书。
  • 靖节:指东晋诗人陶渊明,因其谥号“靖节”。
  • 攲帽:倾斜的帽子,形容风大。
  • 禅房:僧人居住的房间。
  • 衣冠:指士大夫的穿戴,也指士大夫。

翻译

在弘治五年的九月八日,司空戴先生邀请了诸位先生一同游览白去寺。归途中,张靖州写下了九日遣怀之作,我便依其韵脚和了十四首诗。

九日这天既有诗又有酒,何须羡慕陶渊明的家。我的情怀依旧未尽,山路也并不遥远。不知何处风大吹斜了帽子,禅房里的菊花还未开放。今日士大夫们盛装相会,这场景将留给后人夸赞。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江源在九日与友人游白去寺的情景,表达了对诗歌和酒的热爱,以及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欣赏。诗中“九日诗兼酒,何须靖节家”展现了诗人不羡慕陶渊明隐逸生活的态度,而“衣冠今日会,留与后人誇”则体现了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视和留恋。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江源

明广东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进士。任上饶知县,清讼狱,百姓感服。迁户部主事,历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誉。以忤权贵出为江西按察佥事。综理屯田水利,烛奸刷弊,不动声色。擢四川副使,乞休归,优游泉石,以诗自娱。卒年七十二。有《桂轩集》。 ► 1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