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公馆

· 江源
借□湖南道,空堂坐二更。 忍闻租赋重,独爱悬□清。 心□多萦绊,灯花半灭明。 诗成方就枕,聊以慰吾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借□:借用,此处可能指借用官职或地方。
  • 湖南道:明代的一个行政区划,相当于现在的湖南省。
  • 空堂:空旷的厅堂。
  • 二更:古代夜晚分为五更,二更大约是晚上九点到十一点。
  • 忍闻:忍心听闻。
  • 租赋:税收,指农民向官府缴纳的税。
  • 悬□:悬挂的,此处可能指悬挂的物品或景象。
  • 心□:心中的,此处可能指心中的思绪或忧虑。
  • 萦绊:缠绕,束缚。
  • 灯花:灯芯燃烧时产生的火花。
  • 半灭明:半明半暗,形容灯光微弱。
  • 聊以:姑且用来。
  • 慰吾情:安慰我的情感。

翻译

借用湖南道的官职,坐在空旷的厅堂中直到深夜二更。 不忍听闻农民沉重的租税负担,独自欣赏悬挂的清雅景象。 心中思绪纷繁缠绕,灯火半明半暗。 诗作完成后,方才躺下,姑且以此来安慰我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湖南道任职时的夜晚情景,通过对比农民沉重的租税和悬挂的清雅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的关切和对清雅生活的向往。诗中的“忍闻租赋重”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而“独爱悬□清”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最后,诗人通过创作诗歌来寻求心灵的慰藉,体现了诗歌在文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江源

明广东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进士。任上饶知县,清讼狱,百姓感服。迁户部主事,历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誉。以忤权贵出为江西按察佥事。综理屯田水利,烛奸刷弊,不动声色。擢四川副使,乞休归,优游泉石,以诗自娱。卒年七十二。有《桂轩集》。 ► 1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