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严内翰赐扇

端阳綵扇百官传,每岁宫臣赐独偏。 君去翰林供奉久,始来经幄拜恩年。 颁从殿阁风先动,捧向云霄月并悬。 象毂银镮倍光宠,好扬薰吹助虞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端阳:端午节,即农历五月初五。
  • 綵扇:装饰华丽的扇子。
  • 翰林供奉:指在翰林院任职,为皇帝提供文学、学术等方面的服务。
  • 经幄:指皇帝的讲席,这里指皇帝赐予的恩宠。
  • 象毂银镮:象牙制的车轮和银制的环,这里指扇子的装饰非常华丽。
  • 薰吹:和风,这里比喻皇帝的恩泽。
  • 虞弦:古代乐器,这里比喻国家的和谐。

翻译

在端午节,华丽的扇子被赐予百官,每年宫中的臣子特别受到这样的恩赐。 你离开翰林院供职已久,直到现在才来到皇帝的讲席接受恩赐。 扇子从殿阁中随风飘出,捧在手中仿佛与云霄中的月亮并肩悬挂。 象牙车轮和银环装饰的扇子更加显得光耀和宠幸,它不仅好扬和风,还能助长国家的和谐之音。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端午节时皇帝赐予百官华丽扇子的场景,特别强调了诗人作为翰林供奉,久未得到恩赐,而今终于在皇帝的讲席上接受了这份荣耀。诗中“象毂银镮”等词描绘了扇子的华贵,而“好扬薰吹助虞弦”则寓意着扇子不仅是一件物品,更是皇帝恩泽和和谐之音的象征。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皇帝恩赐的感激和对国家和谐的美好祝愿。

何景明

何景明

明河南信阳人,字仲默,号大复。八岁能作文,十五中举人。弘治十五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刘瑾用事,谢病归。瑾败,以荐除中书。时武宗多以佞幸为义子。景明疏言“义子不当蓄,宦官不当宠”。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以病投劾归,抵家而卒。与李梦阳齐名,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时人言天下诗文必称“何李”。又与边贡、徐祯卿并称四杰,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称七才子,即所谓“前七子”。然何、李成名之后,论诗每相牴牾。申何者谓何诗俊逸,李诗粗豪,盖风格实有区别。有《大复集》、《雍大记》、《四箴杂言》。 ► 16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