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元德侍御巡畿内

汉京楼殿郁云虹,淮海文章御史骢。 三辅自来多寇盗,五陵今日更豪雄。 埋轮亦在都亭下,揽辔仍行甸服中。 滹水太行烟雾里,独看高隼击霜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汉京:指汉朝的都城长安,这里借指明朝的都城北京。
  • 楼殿:高楼大殿,指皇宫建筑。
  • 郁云虹:形容楼殿高耸入云,如彩虹般绚丽。
  • 淮海文章:指张元德的文采,淮海地区历来文化繁荣,这里用以赞美张元德的才华。
  • 御史骢:御史,古代监察官;骢,青白色的马,这里指御史的坐骑,代指御史。
  • 三辅:汉代以京兆、左冯翊、右扶风为三辅,这里指京城附近的地区。
  • 五陵:指汉朝五个皇帝的陵墓,这里泛指京城附近的贵族墓地。
  • 埋轮:古代官员出行时,为了防止车轮声响惊扰百姓,有时会将车轮埋入土中,这里指张元德低调出行。
  • 都亭:都城中的亭子,古代官员出行时休息的地方。
  • 揽辔:拉住马缰,指驾驭马匹。
  • 甸服:古代称京城周围五百里内的地区为甸服,这里指京城附近的地区。
  • 滹水:即滹沱河,流经河北的一条河流。
  • 太行:太行山,位于河北、山西交界处。
  • 高隼:隼,一种猛禽,这里指高飞的隼。
  • 霜空:寒冷的天空。

翻译

汉朝的都城楼殿高耸入云,如彩虹般绚丽,淮海地区的文采在御史的骢马上展现。京城附近的地区自来多有寇盗,而今日的五陵之地更是豪雄辈出。张元德侍御低调出行,在都亭下埋轮,驾驭马匹仍行于京城附近的地区。在滹沱河与太行山的烟雾之中,独自仰望高飞的隼在寒冷的天空中翱翔。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张元德侍御巡行京城附近的景象,通过对比汉朝与明朝的都城景象,展现了时代的变迁与地域的特色。诗中“埋轮”、“揽辔”等动作细节,体现了张元德低调而坚定的形象。结尾的“独看高隼击霜空”则寓意着张元德如隼般高远的目标和坚定的意志。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张元德的敬佩之情。

何景明

何景明

明河南信阳人,字仲默,号大复。八岁能作文,十五中举人。弘治十五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刘瑾用事,谢病归。瑾败,以荐除中书。时武宗多以佞幸为义子。景明疏言“义子不当蓄,宦官不当宠”。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以病投劾归,抵家而卒。与李梦阳齐名,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时人言天下诗文必称“何李”。又与边贡、徐祯卿并称四杰,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称七才子,即所谓“前七子”。然何、李成名之后,论诗每相牴牾。申何者谓何诗俊逸,李诗粗豪,盖风格实有区别。有《大复集》、《雍大记》、《四箴杂言》。 ► 16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