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仁寺送良伯

入寺松阴散鹤群,出城冬旭袅烟氛。 丛篁僻地犹风叶,独雁荒台倍朔云。 不柰旅魂江北断,更看仙侣日边分。 燕山楼阁晴无数,朝暮钟声送客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冬旭:冬日的阳光。
  • 袅烟氛:轻柔缭绕的烟雾。
  • 丛篁:密集的竹林。
  • 独雁:孤单的雁。
  • 荒台:荒废的台地。
  • 朔云:北方的云。
  • :古同“奈”,无奈。
  • 旅魂: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 仙侣:指仙人或高雅的朋友。
  • 日边:天边,比喻远方。
  • 燕山:山名,位于今河北省北部。
  • 楼阁:高楼大厦。
  • 朝暮:早晚。

翻译

进入寺庙,松树的阴影下,鹤群散开。离开城市,冬日的阳光下,轻柔的烟雾缭绕。密集的竹林边,风还在吹动着落叶;孤单的雁在荒废的台地上,更加显得北方的云层沉重。无奈旅途中的思乡之情在江北断绝,更希望看到远方高雅的朋友。燕山的楼阁晴天里无数,早晚的钟声送别着旅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慈仁寺出发,离开城市,进入自然景观的情景。诗中通过对松树、鹤群、冬日阳光、烟雾、竹林、雁和云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无奈和对远方朋友的思念。诗的最后两句以燕山的楼阁和钟声作为背景,增添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旅途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何景明

何景明

明河南信阳人,字仲默,号大复。八岁能作文,十五中举人。弘治十五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刘瑾用事,谢病归。瑾败,以荐除中书。时武宗多以佞幸为义子。景明疏言“义子不当蓄,宦官不当宠”。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以病投劾归,抵家而卒。与李梦阳齐名,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时人言天下诗文必称“何李”。又与边贡、徐祯卿并称四杰,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称七才子,即所谓“前七子”。然何、李成名之后,论诗每相牴牾。申何者谓何诗俊逸,李诗粗豪,盖风格实有区别。有《大复集》、《雍大记》、《四箴杂言》。 ► 16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