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立朝叔秋日赠别之作

· 佘翔
岂是浔阳五柳家,柴门生计老烟霞。 玄经不废愁中草,青鬓俄惊病里华。 海戌云寒遥度雁,枫林月白乱啼鸦。 仲容飘泊天涯去,竹下衔杯兴转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浔阳五柳家:指陶渊明,因其曾作《五柳先生传》自况,又曾居浔阳。
  • 柴门:用树枝、木柴等做成的门,形容贫寒之家。
  • 生计:生活的方式或手段。
  • 烟霞:指山水景色,也常用来比喻隐居的生活。
  • 玄经:指深奥的经书,这里可能指诗人的著作或诗文。
  • 青鬓:指黑发,比喻年轻。
  • 俄惊:突然惊觉。
  • 病里华:病中的年华,指在病中度过的时光。
  • 海戌:海边戍守的地方。
  • 云寒:寒冷的云,形容边疆的荒凉。
  • 枫林月白:月光下的枫林,形容景色凄凉。
  • 乱啼鸦:乌鸦的叫声杂乱,增添凄凉氛围。
  • 仲容: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
  • 飘泊:流浪,居无定所。
  • 竹下衔杯:在竹林下饮酒,指隐逸的生活。
  • 兴转赊:兴致变得淡薄。

翻译

我并非陶渊明那样隐居浔阳的五柳先生,我的家门简陋,生活依靠着山水烟霞。深奥的经书不曾废弃,成为我忧愁中的伴侣,而黑发却在病中不知不觉间变成了白发。海边的戍楼上,寒冷的云朵中大雁远远飞过,枫林在月光下显得格外苍白,乌鸦的叫声杂乱无章。仲容啊,你漂泊到天涯去了,我在竹林下饮酒的兴致也变得淡薄了。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哀愁。诗中,“浔阳五柳家”与“柴门生计”形成对比,突出了诗人的贫寒与超脱。通过对“玄经”、“青鬓”、“病里华”的描写,诗人抒发了对学问的执着和对年华逝去的无奈。后两句通过对边疆景色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诗的凄凉氛围。最后,诗人以仲容的飘泊和自己的隐逸生活作结,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隐居生活的淡然态度。

佘翔

明福建莆田人,字宗汉,号凤台。嘉靖三十七年进士。任全椒知县。与御史议事意见相左,即拂衣罢去,放游山水以终。工诗,有《薜荔园诗稿》及《文草》。 ► 12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