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诗十八首
蔼蔼东园内,绿林萋以繁。
车马自成径,桃李终无言。
昔日东陵侯,种瓜青门前。
既贵亦反贱,变化更无端。
俗夫寡恒态,志士多苦颜。
岂不策高路,高路远且艰。
良无万里风,孤翼谁当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蔼蔼:形容植物茂盛的样子。
- 萋以繁:形容草木茂盛。
- 车马:指来往的车辆和马匹。
- 东陵侯:指古代的一个贵族,这里用以比喻富贵之人。
- 反贱:从富贵变为贫贱。
- 无端:无缘无故,没有头绪。
- 俗夫:普通人,世俗之人。
- 恒态:常态,固定的态度或行为。
- 苦颜:忧愁的面容。
- 策高路:选择高远的路途,比喻追求高尚的目标。
- 孤翼:孤独的翅膀,比喻孤独无助。
- 谁当援:谁来援助。
翻译
在东园之内,绿林茂盛而繁多。 车马往来,形成了一条小径,而桃李花儿始终默默无言。 昔日东陵侯,在青门之前种瓜。 他既曾富贵又曾贫贱,变化无常,没有头绪。 世俗之人缺乏恒定的态度,而志士们却常常面带忧愁。 难道不想选择那高远的路途吗?但高路遥远且艰难。 确实没有万里长风,孤独的翅膀又有谁能来援助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东园景物的描写,隐喻了人生的无常和追求高尚目标的艰难。诗中“车马自成径,桃李终无言”描绘了东园的宁静与繁华,而“东陵侯”的变迁则反映了人生的起伏不定。后句“岂不策高路,高路远且艰”表达了诗人对高尚理想的向往,但又深感其路途的遥远和艰难。最后以“孤翼谁当援”作结,抒发了在追求理想过程中的孤独和无助,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感慨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