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晀

· 佘翔
竹林秋色入黄昏,溪水新添雨后痕。 明月不来人语寂,数家渔火点江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tiǎo):远望。
  • 佘翔:明代诗人,生平不详。
  • 竹林:指生长在山野间的竹子。
  • 秋色:秋天的景色。
  • 黄昏:日落以后天黑以前的时候。
  • 溪水:山间的小河沟。
  • 新添:新增加的。
  • 雨后痕:雨后留下的痕迹。
  • 明月:明亮的月亮。
  • 人语寂:人的声音静寂,指周围没有人声。
  • 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 :点缀。
  • 江村:江边的村庄。

翻译

秋天的竹林在黄昏时分显得格外幽深,溪水因新近的雨水而水位上涨,留下了痕迹。明亮的月亮尚未升起,四周静悄悄的,只有几家渔船上的灯火点缀着江边的村庄。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秋夜景象,通过竹林、溪水、明月、渔火等元素,构建了一幅幽远而静谧的画面。诗中“竹林秋色入黄昏”一句,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又渲染了秋天的萧瑟之美。“溪水新添雨后痕”则进一步以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了季节的更替。后两句“明月不来人语寂,数家渔火点江村”则巧妙地将自然与人文相结合,通过明月的缺席和渔火的点缀,传达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孤寂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静谧的江村之夜。

佘翔

明福建莆田人,字宗汉,号凤台。嘉靖三十七年进士。任全椒知县。与御史议事意见相左,即拂衣罢去,放游山水以终。工诗,有《薜荔园诗稿》及《文草》。 ► 12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