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邓宏载之京

· 佘翔
萧萧万树冷西风,使者乘轺入汉宫。 鳷鹊五云瞻蓟北,鲈鱼八月别江东。 河桥晓露沾秋草,驿路寒砧乱朔鸿。 作赋仙郎鸣佩去,南天翘首思无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áo):古代一种轻便的马车。
  • 鳷鹊(zhī què):传说中的鸟名,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 五云:五彩祥云,象征吉祥。
  • 蓟北:指北京一带,古称蓟州。
  • 鲈鱼:一种美味的鱼,常用来象征思乡之情。
  • 江东: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常用来指代江南。
  • 驿路:古代传递文书的官道。
  • 寒砧(zhēn):冷秋时捣衣的声音,常用来象征秋思或离别之情。
  • 朔鸿:北方的鸿雁,常用来象征远行或传递消息。
  • :古代官员佩戴的玉饰,行走时发出声响。
  • 南天:指南方的天空,这里指作者所在的地方。

翻译

西风中万树萧萧作响,使者乘坐轻便马车前往汉宫。 五彩祥云下的鳷鹊预示着吉祥,而我在八月离开江东,心中却挂念着家乡的鲈鱼。 河桥上的秋露沾湿了秋草,驿路上的寒砧声与北飞的鸿雁交织,增添了离别的哀愁。 作赋的仙郎佩戴着玉佩离去,我仰望南方的天空,思绪万千,感慨无穷。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使者离别江东前往京城的情景,通过秋风、秋露、秋草等自然景象,以及鳷鹊、鲈鱼、鸿雁等富有象征意义的元素,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哀愁和对家乡的思念。诗中“鳷鹊五云瞻蓟北,鲈鱼八月别江东”一句,巧妙地将吉祥的预兆与思乡之情结合,展现了作者复杂的情感。结尾的“南天翘首思无穷”更是深化了这种情感,使读者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无尽思绪。

佘翔

明福建莆田人,字宗汉,号凤台。嘉靖三十七年进士。任全椒知县。与御史议事意见相左,即拂衣罢去,放游山水以终。工诗,有《薜荔园诗稿》及《文草》。 ► 12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