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西岩燕集分得陵字

· 佘翔
岧峣楼阁白云层,何意龙门客并登。 望入烟萝山似黛,歌翻金石酒如渑。 阶前玉露荣丛桂,坐上春风盛朗陵。 短发萧然狂不厌,扁舟雪夜兴堪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岧峣(tiáo yáo):形容山势高峻。
  • 龙门客:指有才华或地位的人。
  • 烟萝:指烟雾缭绕的藤萝,形容山景朦胧。
  • 金石:古代乐器,这里指音乐。
  • 酒如渑(miǎn):形容酒多如渑水,渑水是古代河流名。
  • 阶前玉露:比喻露水如玉,指清晨的露水。
  • 丛桂:指桂树丛生,象征高洁。
  • 坐上春风:比喻得到高雅的教化或享受。
  • 朗陵:地名,这里可能指高雅的乐曲或诗文。
  • 短发萧然:形容头发短而稀疏,显得落寞。
  • 扁舟雪夜:指在雪夜中乘小船。

翻译

高耸的楼阁耸立在白云之间,为何意气风发的龙门客能够一同登上。 远望山峦如黛,烟萝缭绕,歌声如金石般激昂,酒如渑水般丰盈。 阶前的玉露滋润着丛生的桂树,坐上春风中,高雅的乐曲盛行。 尽管头发短而稀疏,显得落寞,但狂放不羁的我并不厌倦,愿意在雪夜中乘着小船,兴致盎然。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冬日西岩的一次燕集,通过高耸的楼阁、烟萝缭绕的山景、激昂的歌声和丰盈的美酒,展现了宾客们的高雅与豪情。诗中“阶前玉露荣丛桂,坐上春风盛朗陵”一句,既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又隐喻了人文氛围的浓厚。结尾的“短发萧然狂不厌,扁舟雪夜兴堪乘”则表达了诗人不羁的性格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艺术追求。

佘翔

明福建莆田人,字宗汉,号凤台。嘉靖三十七年进士。任全椒知县。与御史议事意见相左,即拂衣罢去,放游山水以终。工诗,有《薜荔园诗稿》及《文草》。 ► 12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