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谷子行
少谷子在武夷之山,二十抱策叩燕关。朝排阊阖暮湖海,九霄万里身翻攀。
岂徒声名冠帝里,要使踪迹穷人寰。朅来京华始一识,意气形神两相得。
肺腑真成水石痼,词章亦带烟霞色。龙姿鹤性不易驯,海思江清浩无极。
顷将东游观岱宗,便欲下泛沧溟中。鼍风奔浪岩洞黑,鳌日压山楼观红。
南浮红淮览吴越,复工会稽探禹穴。去鸟晴生雁宕云,飞虹夜蹑天台雪。
波涛窈渺岑崿移,遍访名山入武夷。仗剑不忧百怪出,采芝或得群仙随。
只今妙年始三十,辞官读书志何逸。九曲烟花对草堂,三山萝月开芸室。
已看凤凰在千仞,回首骅骝空万匹。八月高城气稍劲,流萤木叶交相映。
燕山游子落日吟,海滨归客秋风兴。他日遥寻少谷峰,武夷莫作终南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少谷子:指作者何景明的别号。
- 武夷之山:位于今福建省武夷山市,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 二十抱策叩燕关:二十岁时怀揣着策略,前往燕关(古代关隘名,位于今河北省境内)。
- 阊阖:古代神话中的天门,这里指皇宫的门。
- 九霄:天空极高处,比喻极高的地位或境界。
- 朅来:忽然来到。
- 京华:指京城,这里指北京。
- 肺腑真成水石痼:比喻性情深沉,不易改变。
- 龙姿鹤性:形容人的风度高雅,性格超脱。
- 海思江清:形容思绪广阔,心境清澈。
- 岱宗:泰山的别称。
- 沧溟:大海。
- 鼍风:传说中龙的一种,这里指狂风。
- 鳌日:传说中的巨龟,这里指太阳。
- 红淮:指淮河。
- 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
- 禹穴:传说中大禹的墓地,位于会稽山。
- 雁宕:山名,位于浙江省。
- 天台:山名,位于浙江省。
- 窈渺:深远渺茫。
- 岑崿:山峰。
- 芸室:书斋。
- 凤凰在千仞:比喻高贵的地位或卓越的成就。
- 骅骝:骏马,比喻英才。
- 流萤:萤火虫。
- 木叶:树叶。
- 少谷峰:指武夷山的一座山峰。
- 终南径:终南山的捷径,比喻求取功名的捷径。
翻译
少谷子在武夷山,二十岁时怀揣策略前往燕关。早晨敲开皇宫的大门,晚上又到了湖海之间,从九霄云外到万里之外,身形翻越攀登。他不仅声名远播帝都,更希望他的足迹能遍及人间。忽然来到京城,第一次认识他,感觉意气风发,形神兼备。他的性情深沉如水石,文采带有烟霞的色彩。他的风度高雅,性格超脱,思绪广阔,心境清澈。他即将东游泰山,又想下海探险。狂风奔浪,岩洞黑暗,太阳压山,楼观红艳。他南游淮河,游览吴越之地,又到会稽探访禹穴。晴天时,雁宕山的云彩生辉,夜晚时,天台山的雪地上有飞虹。波涛深远,山峰移动,他遍访名山,最终进入武夷山。他仗剑不怕百怪,采芝时或许有群仙相伴。现在他正值壮年,三十岁,辞去官职,专心读书,志向何等超逸。九曲烟花对着他的草堂,三山萝月照亮他的书斋。他已经看到凤凰在千仞之上,回首时,万匹骏马都显得空虚。八月的高城,气息稍显强劲,萤火虫与树叶交相辉映。燕山的游子在落日中吟唱,海滨的归客在秋风中兴起。将来他将在远方寻找少谷峰,武夷山不是他求取功名的捷径。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少谷子(何景明)的壮游经历和超凡脱俗的志向。诗中,少谷子不仅在地理上跨越了燕关、湖海、泰山、淮河、吴越、会稽等地,更在精神上追求高远,不满足于世俗的功名,而是向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龙姿鹤性”、“海思江清”等,展现了少谷子的高雅品格和广阔胸怀。结尾处,诗人表达了对少谷子未来生活的期待,希望他能在武夷山中找到真正的自我,而不是走世俗的捷径。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高洁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