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八首

汉水东驰入楚来,长沙秋望洞庭开。 江清楼阁中流见,日落帆樯万里回。 去国尚思王粲赋,逢时空惜贾生才。 湘南两度曾游地,惆怅烟花暮转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汉水:长江支流,发源于陕西,流经湖北。
  • :古代楚国地域,大致在今湖南、湖北一带 。
  • 中流:水流的中央。
  • 帆樯(qiáng):船桅,也指帆船。
  • 去国:离开京城。
  • 王粲(càn)赋:王粲是东汉末年文学家,其《登楼赋》抒发了怀才不遇、思念家乡之情 。
  • 贾生才:贾生指贾谊,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才学出众却未得重用。
  • 烟花:春天艳丽的景物。

翻译

汉水奔腾向东流淌进入楚地,在长沙秋日中眺望,洞庭湖水开阔无比。江水清澈,楼阁在江中心清晰可见,日落时分,远处的帆船从万里之外归来。离开京城,我还时常想起王粲所作的赋,生逢此时,空自怜惜贾谊那样的才华。湘南是我曾经两次游玩的地方啊,如今暮霭中那艳丽的春景徒然让我更加惆怅哀伤。

赏析

这首诗开篇描绘了壮阔的地理景象,汉水东流入楚,在长沙秋望中展现出洞庭的开阔,奠定了雄浑的基调。颔联“江清楼阁中流见,日落帆樯万里回”对偶工整,景色描绘细腻且宏大,通过对江景和日落时帆船的描写,呈现出一幅宁静又充满动感的画面。颈联由眼前景转向自身感慨,诗人借助王粲、贾谊的典故,抒发离开京城后的怀才不遇之感。尾联回望曾游玩的湘南,以“惆怅烟花暮转哀”收束,以景衬情,将内心的惆怅哀伤融入暮霭中的艳丽春景,委婉深沉。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壮丽景色的描写,又蕴含着诗人复杂的人生感慨和深沉的情感,体现了作者较高的艺术水准。

何景明

何景明

明河南信阳人,字仲默,号大复。八岁能作文,十五中举人。弘治十五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刘瑾用事,谢病归。瑾败,以荐除中书。时武宗多以佞幸为义子。景明疏言“义子不当蓄,宦官不当宠”。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以病投劾归,抵家而卒。与李梦阳齐名,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时人言天下诗文必称“何李”。又与边贡、徐祯卿并称四杰,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称七才子,即所谓“前七子”。然何、李成名之后,论诗每相牴牾。申何者谓何诗俊逸,李诗粗豪,盖风格实有区别。有《大复集》、《雍大记》、《四箴杂言》。 ► 16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