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武陵至沅陵道中杂诗十首

承明播宸涣,西适蛮夷州。 艰哉武陵山,古道何悠悠。 狭谷不容幰,水中无行舟。 仰探虎豹窟,俯瞰蛟龙湫。 徘徊迟吾马,中心怀懔忧。 脩程尚延亘,我行何时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承明:指朝廷。
  • 播宸涣:传播皇帝的恩泽。
  • 蛮夷州:指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
  • 武陵山:山名,位于今湖南省西部。
  • 悠悠:形容道路漫长。
  • (xiǎn):古代车上的帷幔。
  • (qiū):水潭。
  • 懔忧:忧虑,担心。
  • 脩程:漫长的旅程。

翻译

朝廷派遣我传播皇帝的恩泽,向西前往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武陵山险峻难行,古道漫长无尽。狭窄的山谷连车幔都无法展开,水中也没有船只可行。抬头仿佛能探到虎豹的巢穴,低头则俯瞰深邃的蛟龙水潭。我让马儿徘徊不前,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恐惧。漫长的旅程还在继续延伸,我不知何时才能停止前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何景明前往边远地区的艰辛旅程。诗中通过对武陵山的险峻、古道的漫长、狭窄的山谷和深邃的水潭的描写,展现了旅途的艰难和危险。诗人内心的忧虑和恐惧通过“仰探虎豹窟,俯瞰蛟龙湫”等生动形象的描绘得以充分表达。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未知旅程的忧虑和对朝廷使命的忠诚。

何景明

何景明

明河南信阳人,字仲默,号大复。八岁能作文,十五中举人。弘治十五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刘瑾用事,谢病归。瑾败,以荐除中书。时武宗多以佞幸为义子。景明疏言“义子不当蓄,宦官不当宠”。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以病投劾归,抵家而卒。与李梦阳齐名,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时人言天下诗文必称“何李”。又与边贡、徐祯卿并称四杰,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称七才子,即所谓“前七子”。然何、李成名之后,论诗每相牴牾。申何者谓何诗俊逸,李诗粗豪,盖风格实有区别。有《大复集》、《雍大记》、《四箴杂言》。 ► 16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