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寺

· 佘翔
几度探春路不迷,寻僧又过竹林西。 深山尽日无人到,双树阴中一鸟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佘翔:明代诗人,生平不详。
  • 探春:寻找春天的踪迹。
  • 寻僧:寻找僧人,这里指寻找寺庙或僧侣的踪迹。
  • 双树:两棵树。

翻译

几次寻找春天的路上,我并未迷失方向,这次又是在寻找僧人的过程中,经过了竹林的西边。在这深山之中,整日都无人来访,只有两棵树的阴影下,一只鸟儿在啼鸣。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深山寻春的静谧画面。诗人通过“探春”和“寻僧”两个动作,表达了对自然和宗教的向往。诗中的“深山尽日无人到”强调了山中的幽静,而“双树阴中一鸟啼”则以动衬静,增添了一抹生机。整体上,诗歌传达了一种远离尘嚣、寻求心灵宁静的情感。

佘翔

明福建莆田人,字宗汉,号凤台。嘉靖三十七年进士。任全椒知县。与御史议事意见相左,即拂衣罢去,放游山水以终。工诗,有《薜荔园诗稿》及《文草》。 ► 12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