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民瞻山图

女娲鍊五色,大磈补不牢。至今西天首,天近山常高。 嵯峨苍云表,百鸟不敢巢。仙人十二楼,城阙金岧峣。 下连丹砂井,皓气冲寂寥。似闻笙竽韵,有客醉仙桃。 采芝者谁子?霞冠赤霜袍。手持长年书,邀我同游遨。 我今胡不乐,失志在蓬蒿。思仙不得去,作图谢尘嚣。 终当访王子,跨凤腾九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女娲: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创世女神,传说中她用五彩石补天。
  • (liàn):炼制。
  • 大磈(kuài):巨大的石头。
  • 嵯峨(cuó é):形容山势高峻。
  • 岧峣(tiáo yáo):形容山峰高耸。
  • 皓气:明亮的气息。
  • 笙竽:古代的两种乐器。
  • 霞冠:用霞光制成的冠冕,形容仙人的服饰。
  • 赤霜袍:红色的仙袍,带有霜花图案。
  • 长年书:指仙人所持的记载长生不老之法的书籍。
  • 蓬蒿(péng hāo):野草,比喻平凡的生活环境。
  • 跨凤:骑着凤凰,象征飞升成仙。

翻译

女娲炼制五色石,用巨大的石头补天却补不牢。至今西方的天际,天近处山峰常显得高耸。山势高峻,苍云之巅,百鸟都不敢在此筑巢。仙人的十二楼阁,城阙高耸入云。下方连着丹砂井,明亮的气息冲破寂寥。仿佛能听到笙竽的音乐,有客人在仙桃下醉倒。采芝的是谁呢?头戴霞光冠,身穿红霜袍。手持记载长生不老之法的书籍,邀请我一同游历。我现在为何不快乐,失意于平凡的野草之中。想成仙却去不了,只好作图以谢尘世的喧嚣。最终我将拜访仙人,骑着凤凰飞升九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失意。通过女娲补天的神话开篇,引出对高耸山峰和仙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渴望。诗中“嵯峨苍云表”、“仙人十二楼”等意象,构建了一个远离尘嚣、高洁神秘的仙境世界。结尾处表达了对仙人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不满,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追求。

朱德润

元睢阳人,徙吴中,字泽民。工画山水人物,能诗,善书。仁宗延祐末荐授应奉翰林文字,兼国史院编修。英宗嗣位,出为镇东儒学提举,后弃官归。顺帝至正中,起为行中书省照磨,摄守长兴。有《存复斋集》。 ► 1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