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谷东路山

高冈盘崔巍,白石落绝壑。 鸣泉咽古窦,岩麓净如削。 缅想融化初,元气下磅薄。 山灵托奇范,株脉下连络。 大峰齐云霄,群峤入云脚。 朱阑围碧瓦,隐见仙人宅。 良境不可负,行将理芒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崔巍:形容山势高峻。
  • 绝壑:深不见底的沟壑。
  • :形容声音低沉、阻塞。
  • 古窦:古老的洞穴。
  • 岩麓:山脚。
  • 缅想:遥想。
  • 磅薄:形容气势宏大。
  • 山灵:山中的神灵。
  • 奇范:奇特的形态。
  • 株脉:山脉的支脉。
  • 群峤:连绵的山峰。
  • 云脚:云的底部,常形容山峰高耸入云。
  • 朱阑:红色的栏杆。
  • 碧瓦:青绿色的瓦片。
  • 芒屩:草鞋。

翻译

高耸的山冈盘旋而上,山势崔巍,白石散落在深不见底的沟壑中。 泉水在古老的洞穴中低沉地流淌,山脚下的岩石洁净如同被削过一般。 我遥想天地初开之时,元气磅礴而下。 山中的神灵赋予了这山脉奇特的形态,山脉的支脉相互连络。 大峰直插云霄,连绵的山峰仿佛触及云的底部。 红色的栏杆围绕着青绿色的瓦片,隐约可见仙人的居所。 如此美好的景致不可辜负,我将整理草鞋,准备前往。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高山深谷的壮丽画面,通过“崔巍”、“绝壑”、“咽古窦”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山势的险峻和自然的神秘。诗中“缅想融化初,元气下磅薄”一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宏伟气势的敬畏与遐想。结尾处“良境不可负,行将理芒屩”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探索的决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元代山水诗的特色。

朱德润

元睢阳人,徙吴中,字泽民。工画山水人物,能诗,善书。仁宗延祐末荐授应奉翰林文字,兼国史院编修。英宗嗣位,出为镇东儒学提举,后弃官归。顺帝至正中,起为行中书省照磨,摄守长兴。有《存复斋集》。 ► 1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