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

· 王哲
笔兼纸墨,砚子同为事。甲乙紧相随,缺一物、难能作使。闲来静坐,屈指细寻思,要为书,不时思,须用清泉水。 恰如四季,春夏秋冬是。漫热与凉寒,相结就、年何拟议。元来就上,别有妙玄微,按真玄,合天机,闰月方成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砚子:砚台,用于研磨墨块的文具。
  • 甲乙:此处指笔和纸墨,比喻它们紧密相连,缺一不可。
  • 寻思:思考,思索。
  • 拟议:计划,打算。
  • 元来:原来,本源。
  • 妙玄微:深奥微妙的道理。
  • 合天机:与天意相合,符合自然规律。
  • 闰月:为了调整历法与地球公转周期之间的误差,而额外增加的月份。

翻译

笔与纸墨,砚台一同构成书写之事。它们紧密相随,缺一不可,难以发挥作用。闲暇时静坐,屈指细细思索,为了书写,不时思考,必须使用清泉水。

正如四季,春夏秋冬循环往复。漫热与凉寒交替,相互结合,构成一年的计划。原来这一切,别有深奥微妙的道理,按照这真玄,与天意相合,闰月方能成岁。

赏析

这首作品以书写工具为引子,通过笔、纸墨、砚台的不可或缺,比喻了事物的相互依存和完整性。进而以四季更迭为喻,阐述了自然规律的循环与变化,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奥道理。诗中“元来就上,别有妙玄微”一句,点明了这些自然现象背后隐藏的玄妙,强调了与天意相合的重要性。最后以闰月成岁作结,寓意着时间的精确计算与自然规律的完美契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蕴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规律和书写艺术的深刻理解。

王哲

金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 635篇诗文

王哲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