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 藏头

· 王哲
莫驱驰,公全道,来真性明光。谁知得,便是水中霜。应相从相见,人悟,物物俱忘。中有,华耀处,怎奈被云藏。 详。语锐田,起屋震,地安房。教认清外,别蕴馨香。射昆山片玉,风共、谁话琅琅。辰动,阳佳节,金菊满庭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莫驱驰:不要急于奔走。
  • 公全道:公共的完整道路。
  • 来真性明光:来到真实的本性,如同明亮的灯光。
  • 水中霜:比喻清澈透明。
  • 物物俱忘:万物都忘记。
  • 华耀处:光辉灿烂的地方。
  • 怎奈被云藏:无奈被云雾遮掩。
  • 语锐田:言语尖锐如田地。
  • 起屋震:建造房屋震动。
  • 地安房:地基稳固的房屋。
  • 教认清外:教导认识外界。
  • 别蕴馨香:别有深藏的香气。
  • 射昆山片玉:比喻珍贵如昆山之玉。
  • 风共、谁话琅琅:风中共同,谁在清脆地说话。
  • 辰动:时辰变动。
  • 阳佳节:阳光明媚的节日。
  • 金菊满庭芳:金色的菊花遍布庭院,芳香四溢。

翻译

不要急于奔走,公共的完整道路,来到真实的本性,如同明亮的灯光。谁知道呢,这就是清澈透明的水中霜。应该相从相见,人们领悟,万物都忘记了。其中,光辉灿烂的地方,无奈被云雾遮掩。

详细地说,言语尖锐如田地,建造房屋震动,地基稳固的房屋。教导认识外界,别有深藏的香气。珍贵如昆山之玉,风中共话,谁在清脆地说话。时辰变动,阳光明媚的节日,金色的菊花遍布庭院,芳香四溢。

赏析

这首作品以藏头诗的形式,通过描绘一系列意象,表达了对于真实本性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诗中“莫驱驰,公全道”体现了对于平静生活的向往,而“来真性明光”则强调了追求真实自我的重要性。后文通过“水中霜”、“华耀处”等意象,展现了清澈与光辉的美景,同时“怎奈被云藏”又透露出无奈与遗憾。最后,以“金菊满庭芳”作为结尾,不仅描绘了节日的喜庆氛围,也象征着美好与希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和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王哲

金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 635篇诗文

王哲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