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纥纪事

回纥丘墟万里疆,河中城大最为强。 满城铜器如金器,一市戎装似道装。 剪镞黄金为货赂,裁缝白氎作衣裳。 灵瓜素椹非凡物,赤县何人搆得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回纥(Huihe):古代中亚的一个民族,主要活动在今天的蒙古和中国西北地区。
  • 丘墟:废墟,指回纥曾经的辉煌已经不复存在。
  • 河中:指中亚的河中地区,即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一带。
  • 铜器如金器:形容铜器制作精美,色泽光亮,如同金器一般。
  • 戎装:军装,指军人的服装。
  • 道装:道士的服装,这里形容戎装与道装相似,可能指其装饰或风格。
  • 剪镞(jiǎn zú):剪裁的黄金,指用黄金制成的货币或装饰品。
  • 货赂:财物,这里指黄金货币。
  • 白氎(bái dié):白色的细棉布。
  • 灵瓜:传说中的神奇瓜果,可能指某种珍贵的水果。
  • 素椹(sù shèn):白色的桑椹,桑树的果实,这里指珍贵的果实。
  • 赤县:指中国,古代称中国为赤县神州。

翻译

回纥的辉煌已成废墟,疆域辽阔却已不复存在,河中地区的城市最为强大。满城的铜器闪耀着金光,一市之中军人的装束酷似道士的服饰。剪裁的黄金作为货币流通,白色的细棉布被裁缝成衣裳。灵瓜和素椹都是非凡之物,但在中国又有谁能品尝到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回纥曾经的辉煌与现今的衰落,通过对河中城市的繁华景象的描述,展现了当地文化的独特魅力。诗中“铜器如金器”和“戎装似道装”等句,巧妙地运用比喻,形象地展示了当地工艺和服饰的特色。结尾的“灵瓜素椹”则隐喻了当地的珍稀物产,同时“赤县何人搆得尝”一句,表达了对这些珍稀物品的向往与对中国现状的反思。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是对回纥历史的缅怀,也是对中亚文化的赞美。

丘处机

丘处机

金登州栖霞人,字通密,号长春子。十九岁出家,为重阳真人王哲弟子,全真道教七真之一。金大定间,居磻溪、陇州等地,结交士人,曾应金世宗召至中都。后仍还居栖霞山中。成吉思汗十四年,应召率弟子李志常等西行。见成吉思汗于西域雪山。问长生之道,则告以清心寡欲为要,并以天道好生为言。赐爵大宗师,掌管天下道教。十八年东还。在燕以玺书释奴为良达二三万人。弟子李志常撰《长春真人西游记》,述其事甚详。有《磻溪集》、《鸣道集》、《大丹直指》等。 ► 2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