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赵季文觱栗吟
高堂风露生凉秋,兴来乘月登西楼。杜宽对客被短褐,独吹觱栗惊群优。
移商换羽穷雕锼,箜篌匏笙声不侔。梨园宫人清泪收,昔闻此曲供王侯。
金花玉管苍凤头,当筵咿哑和《梁州》。缓急应节如解牛,清风席上寒飕飗。
关山叶落清渭流,朝供暮奉何时休。归来白屋书谩抽,走谒高贵多请求。
拨剌惊鱼度寒湫,山空鹤怨中夜愁。时作低韵同羌讴,赵公一闻能解忧。
先生作歌君少留,昔曾天上聆锵球。翕如鸾凤鸣丹丘,听之不厌两耳浮。
便当携君跨双虬,拂衣和曲参天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觱栗(bì lì):古代一种吹奏乐器,形似笛子。
- 杜宽:人名,可能是一位擅长吹奏觱栗的音乐家。
- 短褐(duǎn hè):短的粗布衣服,指简朴的服饰。
- 箜篌(kōng hóu):古代一种弦乐器,形似竖琴。
- 匏笙(páo shēng):古代一种吹奏乐器,由葫芦制成。
- 梨园:古代皇家戏班,也泛指戏班。
- 咿哑(yī yǎ):形容声音低沉、不清晰。
- 《梁州》:古代曲名,可能是一种流行的音乐曲目。
- 拨剌(bō là):形容鱼跳跃的声音。
- 羌讴(qiāng ōu):古代羌族的民歌。
翻译
秋风露水在高堂上带来凉意,兴致来时乘着月光登上西楼。杜宽对着客人穿着简朴的短褐,独自吹奏觱栗惊动了众多优伶。 他变换着商调和羽调,技巧精湛,箜篌和匏笙的声音无法与之相比。梨园的宫人们收起了清泪,昔日他们曾听此曲供奉王侯。 金花玉管和苍凤头的乐器,当筵间低沉地伴奏着《梁州》。他随着节奏缓急自如,如同解牛一般,清风在席上带来寒意。 关山的叶子落下,清渭河的水流,朝供暮奉何时才能休止。归来后在白屋中随意翻阅书籍,拜访高贵之人多有请求。 鱼儿在寒湫中跳跃发出声响,山空鹤怨,中夜的愁思。时而低吟如同羌族的民歌,赵公一听便能解忧。 先生作歌,请你稍留,昔日曾在天上聆听那锵锵的球声。如同鸾凤在丹丘上鸣叫,听之不厌,两耳浮动。 便当携你跨双虬,拂去衣服和曲子,参天游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夜中音乐家杜宽吹奏觱栗的情景,通过对比箜篌、匏笙等其他乐器的声音,突出了觱栗的独特魅力。诗中“移商换羽”展现了杜宽高超的音乐技巧,而“梨园宫人清泪收”则反映了音乐的感染力。后文通过自然景象与音乐的结合,表达了音乐家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以及对高贵生活的反思。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音乐与自然、情感与理想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