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虞先生榆林中秋对月
月高星藏光,天静四山出。
炊烟敛林墅,群作向昏毕。
物情初无干,浮生自啾唧。
征途行复止,镜发玄又白。
人生身抱器,志老剑在室。
百年生谁存,一士死不没。
兢兢凌霜干,幽花当春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炊烟:做饭时从烟囱排出的烟气。
- 林墅:林间的小屋。
- 群作:指各种劳作。
- 昏毕:天黑时结束。
- 物情:事物的情态。
- 浮生:指人生。
- 啾唧:形容声音细碎,这里指人生的琐碎烦恼。
- 征途:旅途。
- 镜发:指镜中的头发。
- 玄又白:黑色又变白,指头发由黑变白。
- 抱器:怀抱才能。
- 志老:志向不变。
- 剑在室:比喻有才能而未显露。
- 一士:指有才能的人。
-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
- 凌霜干:比喻坚强不屈。
- 幽花:指在幽静处开放的花。
翻译
月亮高悬,星星隐藏了光芒,天空宁静,四周的山峦显现出来。炊烟从林间小屋中升起,各种劳作在天黑时结束。事物的情态与人生无关,人生却充满了琐碎的烦恼。旅途上走走停停,镜中的头发由黑变白。人生中怀抱着才能,志向不变,就像剑藏在室内一样。百年之后,谁能留存,但一个有才能的人死去也不会被遗忘。小心谨慎地面对霜寒,幽静处的花儿在春天绽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诗中,“月高星藏光”等句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而“炊烟敛林墅”则描绘了乡村的宁静生活。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征途行复止”、“镜发玄又白”等句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旅途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最后,诗人以“兢兢凌霜干,幽花当春发”作结,表达了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