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维贤所藏盛子昭画双松系舟图

云门寺前风物幽,布袜青鞋吾昔游。 葫芦盛酒待明月,舴艋载琴当上流。 长松并立几千尺,狂客一别三十秋。 何当挂席过湖去,东里草堂姑少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云门寺:位于今浙江省绍兴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
  • 布袜青鞋:指简朴的装束,常用来形容隐士或游子的打扮。
  • 葫芦盛酒:葫芦是一种天然的容器,常用来装酒,这里象征着隐逸生活的自在与惬意。
  • 舴艋(zé měng):古代的一种小船。
  • 狂客:指放荡不羁的人,这里可能是指作者自己或画中的某个人物。
  • 挂席:指乘船。
  • 东里草堂:可能是指作者的居所或某个理想中的隐居地。

翻译

云门寺前的风景幽静宜人,我曾穿着布袜青鞋游历此地。 葫芦里装满了美酒,等待明月的到来,小船载着琴,顺流而上。 两棵高大的松树并立,仿佛有几千尺高,而我这个狂放的旅人,与这里一别已是三十个春秋。 何时能够再次乘船过湖,稍作停留,在东里的草堂中享受片刻宁静。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对往昔游历云门寺的美好回忆,以及对未来再次游历的憧憬。诗中,“布袜青鞋”和“葫芦盛酒”等词语,勾勒出一幅隐逸生活的图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自由生活的向往。双松和舴艋载琴的意象,增添了诗中的艺术气息和超脱尘世的情感。末句的“挂席过湖”和“东里草堂”则是对未来隐逸生活的设想,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

成廷圭

元芜城人,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礼执。好读书,工诗。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间,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轩。晚遭乱,避地吴中。卒年七十余。有《居竹轩集》。 ► 5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