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子

· 王哲
尘所不肯修行,个个贪欢聚。转转恋荣华,怎肯将心悟。直待阴公教来取。 便急与相随去。早被儿孙送归土。金玉谁为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尘所:尘世,指人间。
  • 修行:修炼身心,追求精神上的提升。
  • 贪欢聚:贪恋世俗的欢乐和聚会。
  • 转转:反复,不断地。
  • 阴公:阴间的官员,指死亡。
  • 相随去:跟随而去,指死亡。
  • 归土:回归尘土,指死亡。
  • 金玉:比喻财富和贵重物品。

翻译

在这尘世之中,人们都不愿意修行,每个人都贪恋着世俗的欢乐和聚会。他们不断地留恋于荣华富贵,怎么可能将心神从这些世俗的追求中抽离出来,去领悟更深层次的真谛呢?直到死亡的使者来召唤,他们才会急忙跟随而去。最终,他们早早地被儿孙埋葬,归于尘土,而那些曾经视为珍宝的金银财宝,又有谁能够真正拥有呢?

赏析

这首作品深刻揭示了人们对世俗欲望的执着与对精神修行的忽视。通过对比尘世的繁华与死亡的无情,诗人王喆警示人们要珍惜生命,追求精神上的提升,而不是沉溺于短暂的物质享受。诗中的“阴公教来取”和“早被儿孙送归土”形象地描绘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强调了精神修行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发人深省。

王哲

金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 6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