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 令

· 王哲
和气欲超升。寒色沈凝。清凉内爽亦能腾。却被外炎相伏定。 春冷秋蒸。阴照复阳登,阳喜阴增。人当衰处转夸能。天欲明而仍暂暗,祸福交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和气:和谐之气,指人的内在修养和气质。
  • 超升:超越,提升。
  • 沈凝:沉重凝固,此处形容气氛或情绪的沉重。
  • 清凉:清爽凉快,指内心的平静和清净。
  • 内爽:内心爽快,舒适。
  • 外炎:外在的炎热或烦恼。
  • 相伏定:相互制约,固定不变。
  • 春冷秋蒸:春天寒冷,秋天闷热,形容气候的多变。
  • 阴照复阳登:阴暗之后又迎来阳光,指事物的起伏变化。
  • 阳喜阴增:阳光时心情愉快,阴暗时忧虑增加。
  • 转夸能:反而夸耀自己的能力。
  • 天欲明而仍暂暗:天将要亮但仍有一段时间是暗的,比喻事情即将好转但尚未完全明朗。
  • 祸福交承:祸与福交替出现,指人生的起伏不定。

翻译

和谐之气似乎要超越提升,但寒色沉重凝固。内心的清凉爽快也能升腾,却被外在的炎热所制约。春天寒冷,秋天闷热,气候多变。阴暗之后又迎来阳光,阳光时心情愉快,阴暗时忧虑增加。人当衰败时反而夸耀自己的能力。天将要亮但仍有一段时间是暗的,祸与福交替出现。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描绘了人生和自然界的起伏变化。诗中“和气欲超升”与“寒色沈凝”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内在修养与外在环境之间的矛盾。后文通过对春夏秋冬气候变化的描述,以及“阴照复阳登”等句,进一步以自然现象比喻人生的起伏和不确定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王哲

金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 6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