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上海天妃宫因见王元吉壁间所题诗次韵二首伤今感昔情见于辞

何年立庙对沧溟,合殿濛濛紫雾冥。 香暗水仙毛发古,剑留山鬼髑髅腥。 寝楼下瞰扶桑日,饷道遥连析木星。 圣代祝釐频遣使,徽音不日下宫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沧溟(cāng míng):大海。
  • 合殿:指天妃宫内的殿堂。
  • 濛濛:形容雾气弥漫的样子。
  • 紫雾冥:紫色的雾气,冥指昏暗。
  • 水仙:此处可能指庙中的神像或装饰。
  • 毛发古:形容神像的古老。
  • 山鬼:山中的神灵,此处可能指庙中的装饰或神像。
  • 髑髅腥:髑髅(dú lóu)指骷髅,腥指有血腥味,形容庙中的氛围。
  • 扶桑日:扶桑是古代神话中的树,太阳从这里升起,此处指太阳。
  • 饷道:供应粮食的道路。
  • 析木星:古代星宿名,此处可能指天象或方位。
  • 祝釐(xī):祭祀祈福。
  • 徽音:美好的消息或声音。

翻译

何年何月,这座庙宇矗立在面对大海的地方,殿堂内弥漫着紫色的雾气,显得昏暗。 庙中香火缭绕,水仙神像的毛发显得古老,而山鬼的装饰则带有血腥的气息。 从寝楼向下望去,可以看到扶桑树上升起的太阳,供应粮食的道路遥遥连接着析木星的方向。 在圣明的时代,人们频繁派遣使者来此祭祀祈福,美好的消息不日将传到宫廷之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上海天妃宫的神秘与庄严。通过“沧溟”、“紫雾冥”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诗中“水仙”、“山鬼”等神像的描绘,增添了庙宇的古老与神秘感。后两句则表达了人们对天妃宫的敬仰与祈愿,希望得到神明的庇佑,传达出一种对美好未来的期盼。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天妃宫的敬仰与对时代的赞颂。

成廷圭

元芜城人,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礼执。好读书,工诗。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间,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轩。晚遭乱,避地吴中。卒年七十余。有《居竹轩集》。 ► 5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