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值雨

· 叶颙
西风吹帽雨沾衣,与客如何上翠微。 白发恨多秋鬓短,黄花香冷湿云飞。 但须饮酒纫芳佩,不用登临怨落晖。 采菊东篱陶靖节,醉穿木屐著蓑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重阳:中国传统节日,农历九月初九日,又称“踏秋”、“登高”。
  • 值雨:遇到下雨。
  • 西风:秋风。
  • 吹帽:形容风大,连帽子都能吹掉。
  • 翠微:指山色苍翠,也泛指青山。
  • 黄花:指菊花。
  • 湿云:湿润的云,形容雨云。
  • 纫芳佩:纫,穿线;芳佩,香草制成的佩饰,这里指佩戴香草。
  • 落晖:落日的余晖。
  • 陶靖节:即陶渊明,东晋时期的著名隐逸诗人。
  • 木屐:木制的鞋,底部有齿,便于行走泥泞之地。
  • 著蓑衣:穿上蓑衣,一种用草或棕编制的雨衣。

翻译

秋风吹得帽子都快掉了,雨水打湿了衣服,我和朋友们在这样的天气里,如何登上那苍翠的山峰。白发似乎更多了,秋天的鬓角显得更短,菊花香气冷冽,湿润的云朵在飞舞。我们只需畅饮美酒,佩戴香草,不必因为日落而感到遗憾。就像陶渊明在东篱下采菊,醉酒后穿着木屐,披着蓑衣,自在地行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重阳节遇雨登高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秋日山色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西风吹帽雨沾衣”生动地描绘了秋日的风雨,而“白发恨多秋鬓短”则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后两句以饮酒、佩戴香草为乐,不怨落日,展现了诗人豁达的心态。结尾以陶渊明自比,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深切向往。

叶颙

元明间金华府金华人,字景南,一字伯恺,自号云?天民。元末隐居不出,至正中自刻其诗,名《樵云独唱》。入明,举进士,官行人司副。后免官家居,授徒甚众。 ► 5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