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 付京兆杜先生

· 王哲
陕高名身姓杜。金间隔从来作。寿年方七十五。能住。人百岁超尘虑。 净归清明又著。常认得梨花数。行已知藏洞府。仙簿。功元入蓬莱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陕高名身姓杜:陕高,指陕西,这里指杜先生来自陕西,名声很高。
  • 金间隔:指金属之间的间隔,比喻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或距离。
  • 寿年方七十五:指杜先生的年龄为七十五岁。
  • 超尘虑:超越尘世的忧虑,指达到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 净归清明:指心灵纯净,回归清明之境。
  • 梨花数:梨花的数量,这里可能指一种象征性的数字,代表美好或纯洁。
  • 知藏洞府:知道隐藏的仙境或修行之地。
  • 仙簿:仙人的名册,指被记录在仙人名册中。
  • 功元入蓬莱路:功元,指功德或修为;蓬莱路,指通往仙境的道路。

翻译

杜先生来自陕西,名声显赫。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从来都是存在的。他现在已经七十五岁,但仍能保持超脱尘世的精神状态。

他的心灵纯净,回归到清明之境,常常能识别出象征美好与纯洁的梨花之数。他的行为表明他知道隐藏的仙境或修行之地。他的功德或修为已经足够让他进入仙人的名册,通往仙境的道路。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杜先生的高尚品德和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通过描述杜先生的年龄、心灵状态以及他的修行成就,表达了对他深深的敬仰。诗中运用了象征和比喻手法,如“梨花数”和“蓬莱路”,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深度。整体上,这首诗传达了一种追求精神升华和超越世俗的理想。

王哲

金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 635篇诗文

王哲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