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南柯

· 王哲
芋栗今番彻,贤愚两共餐。一能阳气做团圆。一个沉沦阴魄,愈摧残。 来者归清净,迷人俗冗盘。通全跳入好仙坛。恰恰同居。吉吉永相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悟南柯:指领悟了人生的虚幻,如同南柯一梦。
  • 芋栗:指简单的食物。
  • :彻底,完全。
  • 贤愚:指贤人和愚人,泛指所有人。
  • 阳气:指积极向上的生命力。
  • 团圆:指和谐、完整的状态。
  • 沉沦:沉没,堕落。
  • 阴魄:指消极、阴暗的灵魂。
  • 摧残:破坏,伤害。
  • 清净:指心灵的纯净无染。
  • 迷人:迷惑人,使人迷失。
  • 俗冗:指世俗的繁琐和杂乱。
  • 仙坛:指修炼成仙的地方。
  • 恰恰:正好,恰好。
  • 吉吉:吉祥,好运。

翻译

芋头和栗子这一餐,无论是贤人还是愚人都能共享。一种能够带来阳气,使生命力团圆和谐;另一种则使人沉沦,阴暗的灵魂遭受摧残。

来到这里的人将归于清净,而那些被世俗迷惑的人则陷入繁琐之中。只有通过全然的跳跃,才能进入美好的仙坛。恰好同居,吉祥永远相伴。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贤愚、阴阳,表达了对于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批判。诗中“芋栗今番彻,贤愚两共餐”展现了平等与共享的理念,而“一能阳气做团圆。一个沉沦阴魄,愈摧残”则揭示了积极与消极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状态。最后,诗人鼓励人们追求清净,摆脱世俗的束缚,进入仙坛,实现心灵的升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道家追求清净无为的思想。

王哲

金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 635篇诗文

王哲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