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犯
举世总痴愚,贪恋财色,无不迷错。一个丹诚,趁轻肥为作。三耀照、宁曾畏慎,四时长,追欢取东。越频频做,恰似飞蛾,见火常投托。
光中方省悟,体烂怎追却。悔恨迟迟,已遭逢烧烙。能远害、焉今祸患,会全身、那经灼烁。请于身看,只被利名荣华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三耀照:指日、月、星三光。
-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
- 飞蛾:比喻盲目追求不切实际的事物。
- 光中:指在光明中,比喻在清醒的状态下。
- 体烂:身体腐烂,比喻遭受严重伤害。
- 烧烙:烧伤和烙印,比喻遭受痛苦和惩罚。
- 远害:远离祸害。
- 灼烁:光亮闪烁,比喻诱惑和危险。
- 利名荣华:指名利和荣华富贵。
翻译
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是愚昧的,贪恋财富和美色,没有不被迷惑的。只有一个人保持着纯真的心灵,追求着轻盈和肥沃的生活。日、月、星三光照耀,他何曾畏惧谨慎,四季更迭,他追求欢乐,只向东方。他频繁地这样做,就像飞蛾扑火,总是投身于火焰之中。
在光明中他终于醒悟,但身体的腐烂怎能追回。他悔恨自己醒悟得太晚,已经遭受了烧伤和烙印。如果能远离祸害,又怎会遭遇这样的灾难,如果能保全自身,又怎会经历这样的诱惑和危险。请从自身看起,只因为被名利和荣华富贵所束缚。
赏析
这首作品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即对财富和美色的贪恋,以及对名利的执着追求。通过比喻和象征,如“飞蛾扑火”和“烧烙”,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盲目追求的批判。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醒悟和悔恨,提醒人们在光明中反思自己的行为,避免被外在的诱惑所迷惑,从而保护自己的身心不受伤害。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