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慈禅寺

· 白珽
奎额昭回龙屈盘,入门已觉厌尘寰。 何当白发三千丈,来寄清风五百间。 帝子釜摇金潋滟,家人卦剔翠孱颜。 西湖日日船如织,半在南屏第一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奎额:指寺庙的匾额。
  • 昭回:明亮回旋的天光。
  • 龙屈盘:形容寺庙建筑的蜿蜒曲折,如龙盘绕。
  • 厌尘寰:厌倦尘世。
  • 白发三千丈:夸张地形容白发之长,比喻年老。
  • 清风五百间:指寺庙的清静。
  • 帝子釜:指皇室贵族的器物。
  • 金潋滟:形容水波光粼粼。
  • 家人卦:可能指家中的卜卦。
  • 翠孱颜:翠绿而瘦削的山峰。
  • 南屏第一山:指南屏山,是杭州的名胜之一。

翻译

寺庙的匾额在明亮的天光下闪耀,建筑蜿蜒如龙盘绕,一入门便感到厌倦了尘世的喧嚣。我何时能带着三千丈的白发,来到这清风环绕的五百间寺庙中。皇室贵族的器物在水波光粼粼中摇曳,家中的卜卦在翠绿而瘦削的山峰上显得格外清晰。西湖上的船只日日如织,其中一半都驶向了南屏山,那里的景色被誉为第一。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净慈禅寺的宁静与超脱尘世的氛围。通过“奎额昭回”、“龙屈盘”等意象,展现了寺庙的庄严与神秘。诗中“白发三千丈”与“清风五百间”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厌倦和对寺庙清静生活的向往。结尾处的“西湖日日船如织,半在南屏第一山”则巧妙地将寺庙的美景与西湖的繁华相联系,突出了南屏山在众多名胜中的独特地位。

白珽

宋元间钱塘人,字廷玉,号湛渊,又号栖霞山人。少颖敏,博通经史。世祖至元末授太平路儒学正,摄行教授事,建天门、采石二书院。仕至儒学副提举。诗文一主于理,刘辰翁称其诗逼陶、韦,书逼颜、柳。有《湛渊集》。 ► 6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