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朱芗林见寄

· 牟巘
天目群仙帝所毗,别来引领但神驰。 分明输与芗山老,活脱吟成玉局诗。 论旧惊心几甲子,扶羸笑觅一筇枝。 如公再合幡然起,勿恋春先笋蕨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天目:天目山,位于浙江省西北部,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 毗:靠近,这里指天目山与仙境相近。
  • 引领:伸长脖子,形容盼望的姿态。
  • 芗山:指朱芗林的隐居之地。
  • 玉局:指棋盘,这里比喻诗的结构精巧。
  • 甲子: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这里指时间的长久。
  • 扶羸:扶持弱者,这里指自己身体虚弱。
  • 筇枝:筇竹的枝条,常用来做手杖,这里指手杖。
  • 幡然:突然改变,这里指改变主意。
  • 笋蕨:竹笋和蕨菜,春天的时令蔬菜。

翻译

天目山的群仙仿佛居住在帝王的近旁,自从分别以来,我总是伸长脖子,心中充满了对你的思念。 你分明是输给了芗山的老者,你的诗作活脱脱地吟成了如同精巧棋局般的佳作。 回忆旧时光,我惊讶于时间的流逝,已经过去了多少个甲子;我笑着寻找一根筇竹枝作为手杖,扶持我这虚弱的身体。 像你这样的人,应该再次突然改变主意,不要因为贪恋春天的笋蕨而忘记了更重要的事情。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牟巘写给友人朱芗林的回信。诗中,牟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并通过天目山的仙境意象,赞美了朱芗林的诗才。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自嘲的口吻提到了自己的身体状况,同时劝勉友人不要沉溺于安逸的生活,而应有所作为。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牟巘

巘字献之,其先蜀人,徙居湖州。宋端明学士子才之子,擢进士第。官至大理少卿。子应龙,咸淳进士,元初起教授陵阳州,以上元簿致仕。当宋亡时,献之已退不任事矣。一门父子,自为师友,讨论经学,以义理相切磨。应龙遂以文章大家见推于东南。是时宋之遗民故老,伊忧抑郁,每托之诗篇以自明其志。若谢皋羽、林德阳之流,邈乎其不可攀矣。其他仇仁近、戴帅初辈,犹不免出为儒师,以升斗自给。献之以先朝耆宿,皭然不缁。元贞、大德之间,年在耄耋,岿然备一时文献,为后生之所矜式。所著《陵阳集》若干卷,次子帅府都事应复所编,国史编修程端学为之序。谓其出处有元亮大节,正不当徒以诗律求之也。 ► 4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