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三首

遥遥烟中城,旗帜互明灭。 大风扬飞云,悲笳隐空堞。 独行临大河,足力稍衰歇。 褰衣欲涉之,水深不可涉。 吾生将焉归,谁与作舟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遥遥:远远地。
  • 旗帜:古代用来指挥或表示各种信号的旗子。
  • 互明灭:交替地显现和消失。
  • 大风:强劲的风。
  • 扬飞云:形容云被风吹得飞扬。
  • 悲笳:悲伤的笳声,笳是古代一种乐器。
  • 空堞:空旷的城墙。
  • 独行:独自一人行走。
  • 大河:宽阔的河流。
  • 足力稍衰歇:脚步力量稍微减弱,感到疲倦。
  • 褰衣:提起衣服。
  • :渡过水。
  • 吾生将焉归:我的生命将归向何处。
  • 舟楫:船和桨,这里指渡河的工具。

翻译

远远地,烟雾缭绕的城市中,旗帜在风中交替显现和消失。强劲的风吹动着飞扬的云,悲伤的笳声在空旷的城墙上回荡。我独自一人行走,面对着宽阔的河流,脚步力量稍感疲倦。我提起衣服想要渡河,但水太深无法涉过。我的生命将归向何处?谁能为我提供渡河的工具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的旅人在大风中面对大河的情景,通过“旗帜互明灭”、“悲笳隐空堞”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苍茫、悲凉的氛围。诗中的“独行临大河”和“褰衣欲涉之,水深不可涉”表达了旅人的孤独和无助,而“吾生将焉归,谁与作舟楫”则深刻反映了旅人对未来的迷茫和渴望得到帮助的心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归宿的深刻思考。

成廷圭

元芜城人,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礼执。好读书,工诗。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间,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轩。晚遭乱,避地吴中。卒年七十余。有《居竹轩集》。 ► 5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