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李适庵

泛渚轻鸥并,啼霜旅雁孤。 池幽心自佚,路险意何须。 兰茝香堪佩,茅茨细可诛。 荣名安足羡,耕钓乃吾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泛渚:在水中或水边漫游。
  • 轻鸥:轻盈的海鸥。
  • 啼霜:在寒冷的霜天啼叫。
  • 旅雁:迁徙的雁群。
  • 池幽:幽静的池塘。
  • 心自佚:心灵自在安逸。
  • 路险:道路艰险。
  • 意何须:意志何必如此坚定。
  • 兰茝:一种香草,也作兰芷。
  • 香堪佩:香气宜人,值得佩戴。
  • 茅茨:茅草屋顶。
  • 细可诛:细致到可以修剪。
  • 荣名:荣誉和名声。
  • 安足羡:哪里值得羡慕。
  • 耕钓:耕田和钓鱼,指田园生活。
  • 乃吾徒:才是我们这类人的生活。

翻译

在水中漫游的海鸥轻盈地飞翔,霜天里啼叫的旅雁显得孤独。 幽静的池塘让心灵自在安逸,道路虽然艰险,意志又何必如此坚定。 兰芷的香气宜人,值得佩戴,茅草屋顶细致到可以修剪。 荣誉和名声哪里值得羡慕,耕田和钓鱼才是我们这类人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漠。诗中“泛渚轻鸥”与“啼霜旅雁”形成对比,前者轻盈自由,后者孤独凄凉,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后文通过对“池幽”、“路险”的描述,进一步体现了诗人对心灵自在和意志坚定的思考。最后,诗人通过对“兰茝”、“茅茨”的赞美,以及对“荣名”的否定,明确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荣誉的不屑,展现了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高洁情怀。

朱希晦

元温州乐清人。顺帝至正末隐居瑶山,与四明吴主一、萧台赵彦铭吟咏雁山中,称雁山三老。明初荐于朝,命未至而卒。有《云松巢集》。 ► 1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