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蜀女转昭君变

妖姬未著石榴裙,自道家连锦水濆。 檀口解知千载事,清词堪叹九秋文。 翠眉颦处楚边月,画卷开时塞外云。 说尽绮罗当日恨,昭君传意向文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妖姬:美丽的女子。
  • 石榴裙:红色的裙子,常用来形容女子的服饰。
  • 锦水濆:锦江边,锦江是四川的一条河流。
  • 檀口:红润的嘴唇,这里指女子。
  • 千载事:千年来的故事。
  • 九秋文:指深秋时节的文章,这里可能指昭君的故事。
  • 翠眉:形容女子眉毛的颜色。
  • (pín):皱眉。
  • 楚边月:楚地的月亮,楚地指古代楚国,今湖北一带。
  • 塞外云:边塞的云,塞外指边疆地区。
  • 绮罗:华丽的衣服,这里指穿着华丽衣服的人。
  • 昭君:王昭君,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因和亲而远嫁匈奴。
  • 文君:卓文君,西汉时期的才女,与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广为流传。

翻译

那美丽的女子还未穿上红色的石榴裙,她自称家住在锦江边。她的红唇似乎知晓千年的故事,她的清词足以赞叹深秋的文章。她的眉头微皱,仿佛楚地的月亮,展开的画卷上描绘着塞外的云。她述说着当日穿着华丽衣裳的人们的恨意,昭君的心意通过她传达给了文君。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美丽的蜀地女子,她不仅外表动人,而且才情出众,能够讲述和理解历史上的故事。诗中通过“檀口解知千载事”和“清词堪叹九秋文”展现了她的智慧和文采。同时,通过“翠眉颦处楚边月”和“画卷开时塞外云”这样的意象,诗人巧妙地连接了楚地与塞外的情感,表达了昭君的哀愁和对文君的倾诉。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女子的描绘,传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

吉师老

中晚唐间在世。生平不详。《全唐诗》存诗4首,出《才调集》卷八。其《看蜀女转昭君变》一首,描写唐时讲唱变文之情形十分细致,为研究唐代变文者所重视。 ► 4篇诗文

吉师老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