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吉中孚拜官归楚州
才子神骨清,虚竦眉眼明。
貌应同卫玠,鬓且异潘生。
初戴莓苔帻,来过丞相宅。
满堂归道师,众口宗诗伯。
须臾里巷传,天子亦知贤。
出诏升高士,驰声在少年。
自为才哲爱,日与侯王会。
匡主一言中,荣亲千里外。
更闻仙士友,往往东回首。
驱石不成羊,指丹空毙狗。
孤帆淮上归,商估夜相依。
海雾寒将尽,天星晓欲稀。
潮头来始歇,浦口喧争发。
乡树尚和云,邻船犹带月。
到洞必伤情,巡房见旧名。
醮疏坛路涩,汲少井栏倾。
别我长安道,前期共须老。
方随水向山,肯惜花辞岛。
怅望执君衣,今朝风景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虚竦(sǒng):形容神态端庄。
- 卫玠:晋代美男子。
- 潘生:指潘岳,晋代文学家,以美貌著称。
- 莓苔帻(zé):一种头巾,表面有苔藓状的装饰。
- 匡主:辅佐君主。
- 醮(jiào):古代一种祭祀仪式。
- 汲(jí):取水。
翻译
才子神态清雅,眉眼明亮端庄。 容貌应与卫玠相似,鬓发却不同于潘岳。 初次戴上莓苔装饰的头巾,来到丞相的宅邸。 满堂都是尊崇道学的大师,众口一词推崇诗坛领袖。 不久,巷子里传来消息,天子也知道了这位贤才。 下达诏书提升他为高士,名声在少年中传开。 自认为才华横溢,日日与诸侯王公交往。 一句话辅佐君主,荣耀远至千里之外。 更有仙人般的朋友,常常向东回首。 驱使石头却变不成羊,指点丹药却让狗毙命。 孤帆从淮河上归来,商人和旅客夜夜相伴。 海雾寒冷即将散尽,天上的星星渐渐稀少。 潮水开始退去,浦口喧闹争先出发。 故乡的树木依旧和云相伴,邻船还带着月光。 到达洞穴必定伤感,巡视房间见到旧时的名字。 祭祀的坛路显得生涩,井边的栏杆也倾斜了。 告别我前往长安的道路,前方的旅程我们共同期待老去。 方才随着水流走向山川,岂会吝惜花儿离开岛屿。 怅然望着你的衣袖,今天的风景如此美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才子吉中孚的风采及其归乡的情景。诗中,李端以卫玠和潘岳作比,突出了吉中孚的非凡气质和才华。通过对吉中孚拜官归楚州的描述,展现了他的荣耀与孤独,以及对故乡的深情。诗的结尾,李端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对美好风景的留恋,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