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望云亭招友

日日恐无云可望,不辞逐静望来频。 共知亭下眠云远,解到上头能几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解到:理解,领悟。
  • 上头:此处指高深的境界或道理。

翻译

每天都担心没有云可以观赏,因此不厌其烦地频繁来到这里静静地望云。 我们共同知道,在亭下观赏的云朵是遥远的,但能真正领悟到高深境界的人又有几个呢?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渴望和对高深境界的向往。诗中,“日日恐无云可望”展现了诗人对云彩的痴迷,而“不辞逐静望来频”则体现了诗人为了观赏云彩而不辞辛劳的执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亭下观赏的云朵与能领悟高深境界的人的数量,暗示了高深境界的难得与珍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朱庆馀

朱庆馀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字庆馀,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唐代诗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 ► 1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