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古观

仙观曾过知不远,花藏石室杳难寻。 泉边白鹿闻人语,看过天坛渐入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仙观(xiān guàn):指道观,供奉神仙的庙宇。
  • 石室:山洞或岩石中的隐秘空间。
  • (yǎo):深远,难以看见。
  • 白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白鹿常被视为祥瑞之兆。
  • 天坛:古代帝王祭天的地方,也泛指高大的祭坛。

翻译

曾经拜访过的仙观应该就在不远处,花朵掩映下的石室却难以寻觅。 泉边有一只白鹿,它似乎能听懂人言,我随着它的目光望去,渐渐深入到了天坛的深处。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幽深神秘的仙境图景。首句点明仙观的位置,暗示着一种熟悉而又遥远的距离感。次句通过“花藏石室”和“杳难寻”表达了仙境的隐秘和难以触及。后两句则通过白鹿和天坛的描绘,增添了诗中的神秘色彩,使读者仿佛跟随诗人一同探索那幽深莫测的仙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仙境的向往和探索的渴望。

朱庆馀

朱庆馀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字庆馀,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唐代诗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 ► 1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