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武中丞秋日台中寄怀简诸僚友

· 吕温
圣朝思纪律,宪府得中贤。 指顾风行地,仪形月丽天。 不仁恒自远,为政复何先。 虚室唯生白,闲情却草玄。 迎霜红叶早,过雨碧苔鲜。 鱼乐翻秋水,乌声隔暮烟。 旧游多绝席,感物遂成篇。 更许穷荒谷,追歌白雪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圣朝:指当时的朝廷。
  • 纪律:指法律和秩序。
  • 宪府:指掌管法律的机构。
  • 中贤:指有才能且正直的人。
  • 指顾:指点、观察。
  • 风行地:比喻政策或行为迅速传播。
  • 仪形:指形象、形态。
  • 月丽天:形容月亮美丽地挂在天空。
  • 不仁:指不仁慈、不道德。
  • 虚室:空旷的房间。
  • 生白:指产生光明或清白。
  • 草玄:指研究深奥的学问。
  • 迎霜:指植物在霜降时。
  • 红叶:指秋天变红的树叶。
  • 碧苔:指绿色的苔藓。
  • 鱼乐:指鱼在水中自由游动的快乐。
  • 乌声:指乌鸦的叫声。
  • 暮烟:指傍晚的烟雾。
  • 绝席:指离开座位,比喻离别。
  • 感物:指因感触外物而有所思。
  • 穷荒谷:指偏远荒凉的山谷。
  • 追歌:指追忆和歌唱。
  • 白雪:指高雅的诗歌。

翻译

在这样一个崇尚法律和秩序的朝代,宪府选拔了有才能且正直的人才。他们指点江山,政策如风般迅速传播,形象如明月般美丽地挂在天空。不仁的行为自然远离,治理国家又有什么比这更优先的呢?在空旷的房间里,内心产生光明和清白,闲暇之余研究深奥的学问。秋天的红叶早早地迎接霜降,雨后的碧苔显得格外新鲜。鱼在水中自由游动,乌鸦的叫声穿过傍晚的烟雾。旧日的游玩之地已无人,感触外物而写下了这首诗。更希望在这偏远荒凉的山谷中,追忆和歌唱高雅的诗歌。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法治社会的向往和对清廉政治的赞美。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如秋天的红叶、雨后的碧苔,以及鱼乐和乌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诗人在表达对旧日游玩之地的怀念时,也透露出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对理想社会的憧憬。

吕温

吕温

唐河中人,字和叔,一字化光。吕渭子。德宗贞元十四年进士,次年登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能文,一时流辈咸推尚。与王叔文厚善,迁左拾遗。二十年,以侍御史为入蕃副使,在吐蕃滞留经年。比还,柳宗元等皆坐叔文贬,温独免,进户部员外郎。历司封员外郎、刑部郎中。旋与羊谔等谋逐宰相李吉甫,宪宗怒贬道州刺史,徙衡州,卒。有集。 ► 10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