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

· 杜甫
幕府秋风日夜清,澹云疏雨过高城。 叶心朱实看时落,阶面青苔先自生。 复有楼台衔暮景,不劳钟鼓报新晴。 浣花溪里花饶笑,肯信吾兼吏隐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幕府:古代将军的府署。
  • 澹云:淡淡的云。
  • 疏雨:稀疏的雨。
  • 朱实:红色的果实。
  • 阶面:台阶的表面。
  • 青苔:生长在潮湿地方的绿色苔藓。
  • 暮景:傍晚的景色。
  • 钟鼓:古代用来报时的钟和鼓。
  • 浣花溪: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郊,杜甫曾在此居住。
  • 花饶笑:花儿似乎在笑。
  • 吏隐:指官吏隐退。

翻译

在将军府中,秋风日夜带来清新,淡淡的云和稀疏的雨飘过高城。 看那叶间的红色果实不时落下,台阶上的青苔早已自然生长。 楼台间映着傍晚的景色,无需钟鼓声来报告新晴的到来。 浣花溪中的花儿似乎在笑,它们是否相信我兼有官吏和隐士的名声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傍晚的静谧景象,通过“秋风”、“澹云疏雨”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诗中“叶心朱实看时落,阶面青苔先自生”生动地描绘了季节的变迁和自然的生长。后两句则通过“楼台衔暮景”和“浣花溪里花饶笑”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杜甫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