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忠王挽词三首

邦家锡宠光,存没贵忠良。 遂裂山河地,追尊父子王。 人悲槐里月,马踏槿原霜。 别向天京北,悠悠此路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邦家:国家。
  • 锡宠光:赐予荣耀和恩宠。
  • 存没:生与死。
  • 忠良:忠诚善良的人。
  • 遂裂:于是分割。
  • 山河地:国家的领土。
  • 追尊:追封尊号。
  • 父子王:父子都封为王。
  • 槐里:地名,此处指代悲伤之地。
  • 槿原:地名,此处指代凄凉之地。
  • 天京:指京城。
  • 悠悠:遥远的样子。

翻译

国家赐予荣耀与恩宠,无论生死都尊崇忠良。 于是分割国家的领土,追封父子为王。 人们悲叹槐里的月光,马蹄踏过槿原的霜。 告别向着京城的北方,这条路漫长而遥远。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忠良之士的尊崇和对国家命运的感慨。诗中,“邦家锡宠光,存没贵忠良”直接点明了国家对忠良的重视,无论生死都应得到尊重。后文通过“遂裂山河地,追尊父子王”描绘了国家对忠良的具体奖赏,即封地和尊号。而“人悲槐里月,马踏槿原霜”则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抒发了对忠良逝去的哀思。最后,“别向天京北,悠悠此路长”则表达了离别之时的无奈和前路漫漫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唐代诗歌的韵味。

宋之问

宋之问

宋之问,字延清,一名少连,汉族,汾州隰城(今山西汾阳市)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县)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 ► 209篇诗文